安康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9 安康市统计局

科学研究取得新进展,科技队伍稳步发展。年末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有专业技术人员3.38万人,增长4.97%。全市有6项成果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代理专利申请7项,获授权6项。

质量、标准化和计量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共有质量检验机构11个,质量认证机构1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0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53746台件。

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继续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增加值8.9亿元,比上年增长8.8%。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48.44亿吨公里,其中:公路12.23亿吨公里,增长56.39%;水运0.28亿吨公里,增长40.00%。

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35.93亿人公里,其中:公路19.18亿人公里,增长59.43%;水运0.33亿人公里,增长10.00%。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5597公里,新增81公里,公路质量等级进一步提高,全年新建二级路3.9公里;增加三级路20公里,四级路73公里;内河航道保持495公里;空中航线一条。

邮电通信完成业务总量26641万元,比上年增长47.28%,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12.89万门,移动电话户数41762户,比上年增加20718户。全市固定电话16.11万户,其中:农村用户6.09万户。电话普及率达为6.21部/百人。互联网用户7834户。

国内旅游保持较快增长。“春节”、“五一”和“十一”等长假期的拉动作用明显,全市共接待游客50.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0%。

国际旅游稳步发展。全年海外入境游客1800人次,比上年增长18.50%。旅游外汇收入54万美元,增长54.73%。

国内贸易

全市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全年消费品零售总额22.96亿元,比上年增长4.88%,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5.09%。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3.99亿元,增长5.98%;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8.97亿元,增长3.21%;按所有制分,国有经济达4.98亿元,下降4.15%;集体经济1.95亿元,下降7.04%;私营经济0.79亿元,增长27.09%;个体经济9.07亿元,增长9.56%;其它经济6.17亿元,增长8.44%。

全市15家大中型批发贸易企业的全年销售额3340万元;费用率为34.75%;全年利润总额-0.66万元。

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全市地方财政收入(一般预算)33626万元,增长8.36%。地方财政支出97036万元,增长15.02%。

金融形势稳定,存贷款继续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8.25亿元,增长10.40%,其中:企业存款20.39亿元,增长9.2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51.84亿元,增长7.94%。各项贷款余额78.27亿元,增长11.76%,其中:短期贷款41.22亿元,下降1.59%;中长期贷款32.52亿元,增长26.60%;中期流动资金4.36亿元,增长90.01%。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保险费收入10923万元,增长15.20%。其中:财产保险收入3908万元,增长4.58%;人寿保险收入6385万元,增长22.69%。支付各类赔款2286万元,其中:财产险1810万元,寿险476万元。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表演场所3个,图书馆11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1个,文化站91个,博物馆3个,综合档案馆11个,专业档案馆1个。全市有有线广播电视站12个,用户9.22万户。有中短波广播发射机2部,发射功率20千瓦,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和转播台2座11千瓦。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89.75%,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为86.75%。

卫生事业继续加强。年末全市有卫生机构(含诊所)342个,床位4607张;医院、卫生院有医生2937人;护师、护士1502人。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2个,卫生技术人员510人。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健全,农村乡镇卫生院187个,床位439张,卫生技术人员884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在省以上各项比赛中,我市运动员奋力拼搏,取得较好成绩,共获金牌1枚,银牌7枚,铜牌5枚。群众体育活动日益活跃,继汉阴县之后,平利县被评为省级体育先进县。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保事业加快发展。全年安排排污治理项目17个,完成投资479万元,其中:治理固体废物233万元,治理废气158万元,治理废水88万元。

人民生活

城乡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05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4.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8元,比上年实际增长5.88%。其中:农民人均现金收入952元。年末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3.31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0.42平方米。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巩固提高。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70613人,月平均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1403人;有8.3万名职工和2.05万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有55697名职工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各类社会福利院有床位1109张,在养934人。城镇社区服务单位2处,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全市城镇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2709名城乡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

注:1、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人口数据待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正式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