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西安市统计局 2006年2月9日 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推进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进程,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实现了西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十五”计划顺利完成。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1270.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08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539.61亿元,增长14.4%;第三产业增加值666.45亿元,增长12.7%。“十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3%。 按常住人口计算,2005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15925元,是2000年的1.83倍。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6.9:44.0:49.1调整为2005年的5.0:42.5:52.5。“十五”期间三次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4.3%、15.7%和12.3%。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0.3%,其中居住价格上涨5.6%。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3%。房屋销售价格上涨4.3%。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6%。 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依然较为粗放,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仍显突出,工业总量较小,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任重道远。 二、农业 2005年,全市积极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狠抓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6.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 全年粮食总产量205.53万吨,比上年增加近10万吨,增长5.0%。粮食亩产320公斤,创历史新高。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9.9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3.0%,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分别摆脱了连续6年、4年的下滑局面。 全年蔬菜种植面积83.32万亩,比上年增长7.4%,总产195.70万吨,增长8.1%;园林水果实有面积55.55万亩,增长4.0%,总产量51.29万吨,增长10.8%。畜牧业快速发展,奶类生产成为最大亮点,全市奶类总产量42.22万吨,增长9.9%。 全市农用机械总动力223.9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6%;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8.67万公顷;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74.98万吨,增长6.4%;农村用电15.58亿千瓦小时,增长32.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419.99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5.0%;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10.89亿元,比上年增长14.1%。 规模以上国有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62.10亿元,增长18.7%;规模以上股份制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530.32亿元,增长14.3%,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6.8%和54.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46.37亿元,增长16%,增速高于全市工业平均增速0.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中央企业完成总产值358.67亿元,增长21.6%;规模以上县区属企业完成总产值149.95亿元,增长25.3%,分别比全市增幅高出6.2和9.9个百分点。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货值60.27亿元,同比增长92.2%,占全市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3.8%提高到6.3%,成为拉动西安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62.36亿元,比上年下降10.3%,其中利润总额26.52亿元,下降28.3%。全年实现销售收入962.49亿元,产品销售率97.2%,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19.62亿元,比上年增长23.7%。施工面积1954.8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897.24万平方米,分别增长16.4%和35.6%。建筑企业效益有所提高,按施工产值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14.28万元/人,增长7.5%。施工工程竣工率46.9%,比上年提高5.8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35.10亿元,比上年增长29.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76.33亿元,增长26.8%。工业投资成为投资增长的最大亮点,受能源、化学、汽车、通信工业及专用设备制造业项目的拉动,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40.44亿元,比上年增长46.6%,工业投资占全市城镇投资的比重为18.1%,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完成投资402.17亿元,比上年增长44.4%,高于同期国有投资增幅30.9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总量的48.2%,所占比重较上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成为全市投资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四区一基地”共完成投资212.97亿元,较上年增长38.2%,占全市城镇投资总量的27.4%。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完成投资106.25亿元,增长20.7%;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投资63.30亿元,增长40.4%;曲江新区完成投资33.19亿元,增长69.3%;浐灞生态区完成投资7.11亿元;阎良航空产业基地建设完成投资3.12亿元,增长126.1%。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409.72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52.8%。各类房屋竣工面积1131.41万平方米,竣工率28.1%。共有957个城镇建设项目建成投产,项目建成投产率54.2%。 “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79.30亿元,是“九五”时期的3.2倍,年均增长29.2%,比“九五”时期高出11.5个百分点。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6.48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589.16亿元,增长15.9%;市的零售额600.95亿元,增长15.4%;县及县以下零售额65.53亿元,增长13.4%。 在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中,汽车类零售额68.40亿元,比上年增长2.3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32.14亿元,增长83.9%;通讯器材类零售额27.69亿元,增长1.2倍。商品房销售继续大幅度增长,全年共销售商品房面积497.34万平方米,增长62.8%,其中销售给个人476.39万平方米,占全部销售面积的95.8%。 超市、连锁店等新兴零售业发展强劲,全年限额以上商贸连锁企业实现销售额18.20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全市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19个,成交额61.82亿元。 “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33.20亿元,是“九五”时期的1.7倍,年均增长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