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9 西安市统计局

邮电通信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00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42亿元,比上年增长37.1%;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05万门,比上年增长41.2%,其中电话用户141万户,比上年增长48.8%;2000年全市无线寻呼79万户,比上年增长33.6%;全市移动电话用户73万户,比上年增长62.4%;互联网工程获得巨大发展,2000年上网用户已突破20万户。

公路交通运输能力稳步提高。公路客运量826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5%,公路客运周转量39.32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73.7%,公路货运量7082万吨,比上年增长4.1%,公路货物周转量41.9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9.9%。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污染防治和环境卫生工作成效显著。2000年年末市区累计建成烟尘控制区面积168平方公里,覆盖率达100%;城市空气综合污染指数2000年比上年下降了10.2%,二氧化硫浓度下降了21.2%,二氧化氮浓度下降了7.1%,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浓度下降了5.7%;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68.0分贝,比上年降低0.2分贝。2000年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90.98%,比上年下降2.46个百分点。

六、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发展对外经贸合作

对外贸易有所发展。2000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海关数)17.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24%。其中外贸出口1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8%。2000年全市自营外贸进出口总额4.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出口2.7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0%。

利用外资规模有所回升。2000年末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已达2162家,投资领域涉及到国民经济的14个门类34个行业。2000年全市协议利用外资5.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0%,实际利用外资1.5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3%。“九五”期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3.35亿美元,是“八五”期间的2.3倍。

七、开发区建设突飞猛进旅游业再上新的台阶

“九五”期间,西安市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作为带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两个“轮子”,使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取得了超常规的发展。

开发区生产经营增长强劲。2000年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工业增加值69.3亿元,比上年增长39.1%。其中,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工业增加值55.4亿元,比上年增长35.7%,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3.9亿元,比上年增长54.7%。

旅游业又上台阶。2000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56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4%,其中,国内旅游者1502万人次,增长24.6%,境外旅游者65万人次,增长17.4%。2000年全市接待境外旅游者中,外国人占84%,港、澳、台同胞占16%。在外国人中,亚洲占45%,欧洲占31%,美洲占19%,大洋洲占2%,非洲及其他占3%。全年旅游业总收入105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创汇2.7亿美元,增长20%。

八、城乡市场繁荣活跃居民生活进入小康

城乡市场繁荣兴旺,消费需求稳步增长。200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8.5亿元,比上年增长10.2%,比1995年增长82.3%。市场吃、穿、用各类商品供应充足,销售保持稳定增长。“九五”期间,我市大力加快市场培育,到2000年底全市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513个,其中年成交额在亿元以上的有24个。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整体达到小康水平。200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364元,比上年增长6.1%,比1995年增加2196元,年平均递增8.8%。2000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675.8亿元,比上年增长12%。居民消费结构不断改善,200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445元,比上年增长1.6%,比1995年增长44.6%,年平均递增7.7%。200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食物支出1986元,人均衣着支出443元,人均住房支出611元,人均用品和服务支出2406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0.1%、-5.7%和3.5%。2000年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0.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近1平方米,较“八五”期末增长31.2%。2000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344元,比上年增长6.4%,比1995年增加991元,年平均递增11.6%。全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05元,比上年增长7.6%,比1995年增长31.6%,年平均递增5.6%。

居民耐用消费品品种和拥有量增加。2000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彩电达124台,比“八五”期末增加23.3台;家用电冰箱89.3台,增加6.6台;空调51.3台,增加33.3台。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彩电64台、洗衣机62台,分别比1995年增加31台和22台。

市场物价止降转稳。2000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0.2,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98.7,农产品成交价格总指数93.2。

九、科技教育位置突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科技队伍壮大,教育事业发达。2000年末,全市拥有独立核算科学研究机构735个,技术贸易机构739个。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6.9万人,比上年增长0.5%。“九五”期间共列入国家、省级火炬计划项目112项、“星火”计划项目95项。2000年末全市专利批准数为6139件。2000年末,全市普通高等学校25所,在校学生17.4万人,比上年增长15.2%;各类中等专业技术学校47所,在校学生6.02万人,比上年增长4.7%;成人高等教育学校在校学生数11.8万人,比上年增长19.2%;普通中学466所,在校学生48.3万人,比上年增长11.0%;小学2323所,在校学生77.8万人,比上年下降2.5%。

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取得新成就。2000年末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8.69%和95.08%。2000年末全市卫生机构数(不含诊所、卫生保健所、医务室)637个,卫生技术人员46917人,床位数31690张。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展开,全民健身形成热潮,2000年末全市已建成20个国民体质监测站,体育锻炼达标率87.1%。2000年西安市运动员在各项赛事中共获亚洲冠军2个、全国冠军4个。

社会治安:2000年全市刑事案件立案数21257起,较上年增长40.2%,犯罪人数10348人,较上年下降4.2%。

十、人口增长基本稳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人口:2000年年末,全市总人口6880111人,比上年末增加13513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857913人,比上年增加96548人,农业人口4022198人,比上年增加38586人。2000年末全市共有居民常住户1870805户,比上年增加47960户。2000年共出生人口89036人,死亡人口40587人。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4.67‰。

就业和劳动工资:2000年末全市社会从业人数389万人,比上年下降2.8%。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47万人,占38%,第二产业107万人,占28%,第三产业135万人,占34%。在全社会从业人数中城镇177万人,占45%,乡村212万人,占55%。2000年末全市登记失业率3.4%。2000年,全市单位在岗职工平均人数111万人,比上年下降4.3%,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9179元,比上年增长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