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9 西安市统计局

六、国内贸易

随着居民收入增加,降低银行利率,扩大消费信贷,开征利息税等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的实施,城乡消费品市场商品销售保持稳定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8.18亿元,比上年增长9.7%。按城乡分,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61.22亿元,增长8.8%;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6.3%。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86.35亿元,增长11.81%;餐饮业增长10.8%。

各类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活跃。全市已登记的商品交易市场478个,成交金额180.36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0.5%。

七、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业

据海关统计1999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7.2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3%。其中,出口额9.45亿美元,下降低6.0%,进口额7.84亿美元,下降2.1%。其中全市自营进出口总值3.73亿美元,增长8.8%。其中出口2.29亿美元,增长2.3%。

1999年,全市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98项,协议外资金额4.0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1.3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8.0%。年末实有注册登记的“三资”企业1524家。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业务继续发展,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315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4.9%;完成营业额2264万美元,下降37.4%;派出劳务人员492人次,增长16.6%。

旅游业取得新的进展。1999年全市旅游总收入83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2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9%;接待境外游客55.40万人次,增长15.5%,其中,外国人45.47万人次,增长19.9%。国际旅游收入22500万美元,增长16.0%,国内旅游收入64.36亿元,增长14.9%。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业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14.27亿元,比年初增加114.55亿元,增长12.7%。各项贷款余额786.20亿元,比年初增加60.75亿元,增长8.4%。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全市承保金额2048亿元。保费收入11.80亿元,其中:财产保费收入4.60亿元;人身保险费收入7.20亿元。赔付金额2.40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2.10亿元,人身险赔付金额0.30亿元。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科技事业蓬勃发展。1999年全市共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68项,申报承担国家级科技计划82项,组织实施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23项,市级火炬计划项目32项,申报列入国家科技型中小技术创新基金项目28项,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批,高新技术企业485家。全年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1999年末累计实现新增产值15.70亿元,新增利税2.60亿元。教育事业稳步发展。1999年全市共有高等院校29所,在校研究生、本科、专科学生15.09万人;中等专业学校(含中师)46所,在校学生5.75万人;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560所(不包括军事院校),在校学生46.69万人;小学2354所,在校学生79.81万人。中小学中有民办中、小学66所,在校学生2.73万人。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1999年,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场22个,艺术表演团体15个。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14个。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451个,其中医院227个,疗养院9个,妇幼保健机构9个,卫生机构有病床3.17万张,其中,医院病床2.64万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60万人,其中,医生1.54万人,护师、护士1.18万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1999年,我市运动员在“四城会”比赛中共获得金牌26枚、银牌21枚、铜牌18枚。共超2项世界纪录,2项亚洲纪录,创1项全国青年纪录。在组队参加全省年度比赛中,我市共有226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射击等14个项目的比赛,共获得92个第一名。同时,我市还派队参加了全国柔道、射击、篮球、棒球等6个项目的比赛,取得了较好成绩。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群众体育更加活跃。1999年,我市建成全民健身广场30个,使健身广场总数达到46个。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1999年西蓝高速公路于11月份全线贯通,12月1日投入试运行;拓宽改造了解放路五路口至火车站广场道路两侧慢车道;完成了太白路南段拓宽改造工程,太白路南口至沣峪口一级公路已竣工通车;太白路南段二环路至绿杨路以北慢车道和人行道拓宽,绿杨路以南快车道全部打通;西二环南段昆明路至团结中路已竣工交付使用,北段立体工程基本完成;未央路四层互通式立交桥、太华路立交桥已于11月底完工使用;红旗铁路箱涵立交桥已于5月底完工使用。城市容貌建设、

道路环境等都取得新成绩。城市供水、供气、供电、供热等能力继续增强,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城市居民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

城市供水:城市供水量43688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3.9%。其中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分别为11004万立方米和23710万立方米。

城市供气:城市使用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煤气的总户数达到63.93万户,全年供应液化石油气总量39132吨,比上年增长45.9%,供应天然气总量4053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2倍。供应煤气总量3748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2.1%,城市用气普及率达到80.4%,比上年提高10.3个百分点。

城市供电:全年实际售电量65.57亿千瓦时,增长6.0%,其中工业用电37.31亿千瓦时,居民生活用电10.87亿千瓦时,分别增长15.6%和10.9%。

城市供热:全年新增供热面积15.9万平方米,累计供热面积达到841.5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9%。

公共交通:年末市区运营线路网长度787公里。共有标准营运的公共汽车、电车2203标台,出租汽车10044辆。

道路及下水道:年末道路总长度977公里,比上年增长2.63%,城市排水管道总长度811.33公里,增长3.2%。

城市环境保护和整治成果进一步扩大,全市建成烟尘控制区面积168平方公里,建成噪声达标区总面积81.25平方公里。市区共植树38万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4%。全市园林绿地面积4443公倾,人均占有公共绿地6.76平方米。

十一、人民生活

人民生活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和提高。1999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98.78元,比上年增长5.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360.80元,比上年增长11.53%。农民人均纯收入2202元,比上年增长7.3%。城乡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与上年基本持平。城镇每百户拥有空调器45台,比上年增加5.7台;彩色电视机120.7台,增加7台;电冰箱91.7台,减少1台;录放像机29.7台,增加2台。农村每百户家庭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