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9 陕西省统计局

科学技术持续发展。2001年全省地方共取得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492项。其中:农、林、牧、渔业62项,采掘业16项,制造业77项,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7项,建筑业18项,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7项,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21项,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54项,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4项,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6项。在重大科技成果中,居国际领先水平的10项,居国际先进水平的107项,居国内领先水平的136项,居国内先进水平的72项。全年获省级以上各种奖励的科技成果334项。授理专利申请量2326件,专利授权量1354件。

2001年全省地方国有事业、企业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4.5万人。

全省全年成交技术合同6011项,技术合同成交额8.33亿元。

2001年全省参加产学研人数超过2万人,产学研达成合作项目100多项,其中重大项目10项。

2001年全省共有各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96个,其中,在陕的国家检测中心13个。全年共制订、修订各类地方标准3个,监督抽查产品1200批次,抽查商品1260批次。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2001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8个,文化馆111个,博物馆98个。2001年,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有了一定的提高。地、市以上广播电台9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2座,全省广播人口覆盖率90.6%,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电视台11座,播出34套电视节目(其中无线节目15套、有线电视节目19套),平均每周播出时间2248小时;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24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2.5%,比上年提高0.88个百分点。全年共生产电影故事片6部。全省出版报纸6.9亿份,出版各类杂志5175万册,出版图书1.75亿册。全省共有档案馆118个,并面向社会开放了大量的各类档案。

2001年全省拥有卫生机构5563个(不包括个体办诊所5802个),较上年减少9个。全省共有床位9.9万张,其中医院床位9.4万张,分别比上年增加0.22万张和0.18万张。全省有卫生人员16.5万人,卫生技术人员13.5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0.14万人和0.2万人。在全省机构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床位和人员均有适量增加。全省共有医生6.6万人,护师、护士3.7万人。2001年全省行政村数为31016个,较上年减少392个。同时,由于部分地区行政区划的调整,导致村级卫生组织覆盖率为88.2%,较上年降低了1.6个百分点。

全省体育健儿在全国九运会上夺得8.5枚金牌、4.5枚银牌、4枚铜牌,其中金牌排名全国第16位,比八运会提升11个位次,创造了陕西省参加全运会的最好成绩。继国力足球俱乐部冲甲A成功后,又有东盛男篮冲入甲A联赛,扩大了陕西省的体育项目在全国的影响。在2001年的国际比赛中,全省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3个,亚军1个;亚洲冠军6个、亚洲青年冠军2个。

十一、环境保护与治理

2001年末全省有各级环境监测站70个,环境监测人员1497人。全省环境质量较上年有所好转,空气环境质量污染综合指数下降11.75%;地面水环境污染综合指数下降29.08%;环境噪声基本持平。从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看,2001年总悬浮粒物年日均值为0.377毫克/立方米,污染水平较上年下降18.4%;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污染水平与上年基本持平。全省6条主要河流渭河、延河、无定河、丹江、汉江、嘉陵江水质污染较上年有所下降,尤其渭河水质有较大的改善。

十二、人口

根据2001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人口增长速度继续减缓。由于计划生育力度逐步加大、生育观念的改变和生育旺盛期妇女人数继续减少,2001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为10.5‰,人口死亡率为6.34‰,人口自然增长率4.16‰,比上年下降0.84个千分点。据此推算,全省年末总人口为3658.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26.85万人,占总人口30.8%;乡村人口2531.75万人,占总人口69.2%。总人口中,男性人口1881.98万人,占51.44%;女性人口1776.02万人,占48.56%;男女性别比105.92(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因近几年受出生人口持续减少及人口流动等因素影响,全省人口年龄构成中,0--14岁的人口为895.99万人,占24.49%,比上年下降0.45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为2516.39万人,占68.78%,比上年下降0.1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为246.22万人,占6.73%,比上年上升0.58个百分点。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84元,比上年增加360元,增长7.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人均消费支出4638元,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3%。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3.64平方米,居住设施不断完善,居民收入来源渠道增多,消费结构趋于合理。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520元,比上年增长3.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31元,比上年增长6.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7%。

农村竣工住宅面积0.33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职工工资增长较快。2001年末,我省城镇从业人员为333.12万人,比上年减少3.98万人。2001年末,我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29万人,比上年增长3.5%,其中劳动部门共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2.8万人,职工再就业人数为7.68万人,年末登记失业率为3.2%。2001年,全省职工工资总额为296.36亿元,比上年增发了39.06亿元,增长15.2%,职工的年平均工资达到9120元,比上年增加1316元,增长16.9%。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据劳动部门统计,2001年,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达304.93万人,比上年增长18%,参加养老保险职工人数达262万人,增长20%,其中离退休人员参保人数达83.4万人,增长8.7%。另外,参加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达221.5万人,比上年增加61.5万人,增长38.4%,全省10个地市和杨凌示范区的107个县(区)全部建立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另外,全省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达到31.3万人,这一切有力确保了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2001年全省各类社会福利院共有床位1.7万张,收养1.2万人。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保障人数达到61.1万人。建立起各种服务设施30464个,共安置志愿兵和城镇义务兵1.7万人。全省有乡镇数1619个,农村社会保障网络数552个。

注:1、本公报各项指标均为初步统计数。

2、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