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陕西省统计局 1999年3月16日 1998年,全省各地、各部门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落实中央与省委、省政府关于扩大内需,增加投资、启动市场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和旱涝灾害带来的巨大困难和不利影响,国民经济保持适度快速增长,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社会事业继续发展。 一、综合 全省国民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1亿元,增长8%;第二产业增加值592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537亿元,增长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915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5%。 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和大力发展非公有经济的“两个决定”,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公有经济发展步伐加快。1998年,全省新增个体工商户14.3万户,从业人员30.4万人,注册资金16.6亿元;新增私营企业1万户,从业人员13.7万人,注册资金81.9亿元。全省3000多个市场中90%以上的经营者为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大中城市居民消费的主要副食品95%以上来源于个体私营经营者,全省商业、饮食、服务业90%以上服务网点属于个体私营。私营经济单位按照省委、省政府两个《决定》积极参与国有小企业产权置换,收购、租赁、承包、参股、控股国有小企业355户。全省共兴建私营经济园区、工业园区达65个。 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显著。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取得实质性进展,一些企业经营状况出现转机。104户重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全面启动,新组建了陕西旅游、延长、宝光、利君、黄工和制冷等实力强、带动大的企业集团。新批准股份有限公司28户,直接融资6亿多元。国有重点煤矿的下放、划转工作顺利完成。纺织行业实现压锭15.3万,扭亏解困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健康发展,可盘活存量资产130多亿元。累计改制国有小企业占地市国有小企业总数的78.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产品竞争力不强,工业经济效益差;农业基础仍然脆弱;部分群众生活仍然比较困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就业压力较大。 二、农业 1998年农业生产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制定的“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方针,奋力与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作斗争,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山地开发步伐,加强田间管理,粮食产量、水果产量分别创历史最好水平。主要经济作物中除油料、烤烟比上年减产外,其他均比上年增产。 造林绿化事业稳步发展。在继续提高造林质量的基础上,加大造林灭荒力度,当年完成造林面积3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9.8万公顷。以国家重点防护林工程为主体,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造林、护林结合的林业生产格局逐步形成。当年造林面积中属国家重点防护林工程的“三北”区域造林15.8万公顷,“长防”区域造林11.1万公顷,两项共占全省造林面积73%。 畜牧业突出主导产品生产,产业化步伐加快。1998年克服猪肉、禽肉价格下滑的不利影响,加大肉牛、肉羊、奶畜等主导产业的发展力度,实现了畜牧业生产的全面增长。“秦川肉牛”和奶畜生产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一批具有较大规模的畜产品加工企业兴起。 水产品产量继续增加。全年水产产量5万吨,比上年增长8.7%。 1998年来,全省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940.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2%;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万公顷,增长0.8%;化肥施用量(折纯量)124万吨,增长6.1%。 按年末耕地面积计算,每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375.3公斤,比上年增加6.8%;每公顷耕地农业机械总动力2.8千瓦,增加7.0%。 按播种面积计算,每公顷耕地粮食产量3233.4公斤,比上年增产18%,每公顷耕地棉花产量649公斤,增产25.8%,每公顷耕地油料产量1246公斤,增产0.7%。 按年末农业劳动力计算,劳均粮食产量1244公斤,比上年增加24.5%,劳均肉类产量81.4公斤,增加2.6%;劳均水产品产量4.8公斤,增加9.1%。 据省乡镇企业局统计,1998年完成乡镇企业营业收入1662亿元,比上年增长24.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回升。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68亿元,比上年增长9.5%,增幅比一季度回升8.4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升3.7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国有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281.3亿元,增长6.2%。&127;非国有工业增幅高于国有工业。在全部工业增加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增长5.6%,集体工业增长8.9%,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增长14.1%。重工业增幅高于轻工业。全年完成轻工业增加值165.4亿元,比上年增长6.&127;8%,重工业增加值302.6亿元,增11.9%。 能源及部分原材料产品产量增长,部分日用消费品和机械、家电类产品产量有所减产。全年新产品产值率为9.8%,比上年增加1.4个百分点。 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57.10%。其中:产品销售率95.78%,资产贡献率5.06%,&127;资本保值率106.80%,成本费用利润率-1.88%,流动资产周转次数1.01次。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20.9亿元,比上年增长1.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5.4亿元,比上年多亏10.2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额49.3亿元,比上年多亏7.4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亏损45.8亿元,比上年增亏6.7亿元。年末产成品库存达121.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3亿元,&127;增长5.5%。 建筑业生产快速增长,工程质量提高,但经济效益下降。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全省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完成施工产值136.4&127;亿元,比上年增长31.5%;单位工程竣工个数2614个,比上年增长33.6%。房屋竣工面积322.9万平方米,优良品率为54.0%,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盈亏相抵净亏3718万元,比上年增亏7.6%,企业亏损面为32.2%,比上年扩大2.2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