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州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迪庆藏族自治州统计局 2005年3月 二00四年,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省政府迪庆现场办公会、州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努力克服电力紧缺等诸多困难,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真抓实干,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支柱产业步伐,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国民经济整体呈现出速度快、效益好、结构更趋合理的良好态势。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整体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实现生产、效益双增;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州继续保持了经济快速发展、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大好局面。 一、综 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据测算,全州完成生产总值(GDP)19726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5.6%。增幅比上年提高17.6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5907万元,增长3.2%,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2.75%,对全州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74807万元,增长90.1%,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67.25%,对全州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23.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45136万元,增长75.9%,对全州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13.2个百分点;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9671万元,增长117.3%,对全州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1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6550万元,增长24.9%,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30%,对全州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10.7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例,由上年的30.65:26.81:42.54调整为23.27:37.92:38.81,产业结构由“三、一、二”型转变为“三、二、一”型,实现了产业结构类型的升级,结构布局更趋合理。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563元,比上年增长43.38%。 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全州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为77712万元,比上年增长39.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9.4%。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是: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低,加之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民增收困难;市场物价上涨压力较大,对居民生活特别是低收入居民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压力较大。 二、农 业 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017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39%。其中,农业产值33697万元,增长3.64%;林业产值8811万元,增长3.78%;牧业产值19669万元,增长6.12%;渔业产值471万元,增长2.3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529万元,增长11.21%。 农作物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产量有所增加,经济作物较快增长。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二00四年 比上年增减(±%) 粮食 128742吨 0.87 其中:稻谷 13053吨 -6.12 玉米 53660吨 3.28 小麦 27629吨 0.85 其他谷物 18040吨 1.70 豆类 7902吨 6.27 薯类 8342吨 -8.11 油料 14297百公斤 15.48 其中:油菜籽 10215百公斤 6.37 药材 8527百公斤 4.77 蔬菜瓜果类 153232百公斤 3.42 林业生产取得较好成绩,天然林资源得到进一步保护。 绿化造林及主要林产品产量如下: 二00四年 比上年增减(±%) 绿化造林面积 4.88万亩 -67.94 封山育林面积 19.75万亩 88.1 义务植树 98.87万株 -1.32 核桃 81620百公斤 24.96 板栗 3285百公斤 76.80 花椒 2008百公斤 4.42 生漆 115百公斤 -12.88 村社木材 37558立方米 -32.41 水果 62884百公斤 1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