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9 西藏自治区统计局

2002年,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族人民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深入贯彻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紧紧围绕增加农牧民收入、加强重大项目建设和管理、改善投资环境、发展特色经济四个环节,立足扩大内需,着力投资和消费双拉动,积极推进改革开放,调整经济结构,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巩固了“十五”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格局。

一、综合

经济快速增长,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10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9.53亿元,增长17.3%;第三产业增加值80.37亿元,增长15.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6000元,比上年增加693元。2002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4.6∶24.9∶50.5,与上年比较,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0.7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全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31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增值税0.86亿元,营业税3.37亿元,企业所得税0.73亿元。全年财政支出137.84亿元,比上年增长31.8%。

市场价格保持稳定。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0.4%,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0%,农村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1%。分项目看,食品价格下降0.4%,其中粮食下降3.7%、油脂下降2.4%、鲜菜上涨7.9%、肉禽及其制品上涨0.2%、蛋类上涨3.1%、水产品下降7.7%;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1%;衣着类上涨3.1%;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上涨1.1%;交通和通讯上涨1.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0.1%;居住类下降1.2%。

劳动就业保持基本稳定。年末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463人,比上年末减少27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5%。

投资环境有所改善。完善政府定价和收费机制为重点的价格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自治区价格管理品种降至17种(类),建立“一站式”服务,加大清费治乱力度,规范行政事业收费,企业和消费者的不合理负担减轻。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治理规范市场秩序。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民经济增长质量尚需提高;就业压力增大;农牧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开拓农村市场的力度不够;农牧民增收渠道不宽,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不强,整体素质较低,部分企业生产经营还比较困难。

二、农业

种植业在结构调整中稳步发展。2002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195.01千公顷,比上年调减4.11千公顷;粮食总产量98.40万吨,比上年增长0.2%,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第十五个丰收年。其中:青稞产量63.60万吨,比上年增长1.2%;小麦产量27.83万吨,比上年下降2.1%;玉米产量1.68万吨,增长1.8%;稻谷产量0.58万吨,比上年下降3.3%。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0.39千公顷,油料总产量4.53万吨,比上年增长4.1%,其中:油菜籽产量4.52万吨,增长3.9%;花生95吨,增长28.4%。蔬菜、瓜类种植面积9.74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0.4%,总产量23.45万吨,比上年增长15.7%,其中:蔬菜产量23.27万吨,增长14.8%。其他主要农作物中,茶叶6吨,增长5倍;水果(含瓜果类)6712吨,下降4.0%。

林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完成幼林抚育作业面积2.20千公顷。完成造林面积12.44千公顷,增长74.2%,其中:用材林2.47千公顷,下降17.7%;经济林2.16千公顷,增长75.6%;防护林7.69千公顷,增长1.7倍。

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出栏牛89.47万头,比上年增长4.9%;出栏羊530.38万只,增长13.4%;出栏猪14.38万头,增长12.9%。猪牛羊肉产量17.22万吨,比上年增长7.6%;奶类产量24.31万吨,增长5.4%;绵羊毛产量8471.89吨,增长4.6%;山羊绒产量814.50吨,增长15.6%。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59.7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5.37千公顷,增长3.5%。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提高。全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45.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8.3%;农用大中小型拖拉机达3205台,增长26.3%。农村用电量3586.03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5.0%;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3.04万吨。

农村经济在改革中平稳发展。2002年,全区新扶持各类养殖示范村155个,重点户、专业户8530户。全年共投入扶贫和以工代赈资金2.9亿元。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由上年的8.6%提高到9.7%;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为45.8%,比上年高0.6个百分点。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保持较快增长。据自治区乡镇企业局统计,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多种经营收入13.5亿元,增长20.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继续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1.03亿元,比上年增长6.5%;完成工业总产值21.63亿元,增长8.0%。全年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0.58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产值17.25亿元,增长3.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完成产值9.62亿元,比上年增长7.5%;集体企业完成产值4.50亿元,增长3.3%;股份合作制企业完成产值0.38亿元,增长162.5%;股份制企业完成产值5.51亿元,增长13.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产值0.04亿元,下降2.9%;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产值0.53亿元,下降26.5%。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产值7.82亿元,增长13.7%;重工业完成产值12.76亿元,增长2.8%。全年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1.1%,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全年铬矿石产量12.42万吨,比上年下降22.1%;发电量7.96亿千瓦小时,增长14.3%;水泥产量59.1万吨,增长19.2%;中成药产量885.3吨,增长27.0%;软饮料产量5235.9吨,增长34.1%。

建筑业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8.50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全区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实现利润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25.2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7.11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95.5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8.80万平方米。

国有资源调查和地质勘查继续取得新成绩。全年新发现矿产地4处,有3种矿产新增探明储量;地质勘查完成机岩芯钻探工作量9460.11米,比上年增长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