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八、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004年全州共有各类学校1687所,其中普通中学225所,小学1158所,幼儿园282所。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学生7572人,下降12.5%;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9.75万人,下降2.9%;其中高中阶段在校生3.29万人,增长12.4%;小学在校学生28.03万人,比上年下降2.3%,幼儿园在园幼儿数为6.42万人,增长4.22 %;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6.37%,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42.4%,比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全州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文化馆13个,公共图书馆13个,广播人口覆盖率89.2%,电视覆盖率94.2%。2004年全州文化产业增加值12.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 卫生事业稳步推进。2004年末,全州拥有卫生机构218 个,病床数8206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7320人,其中执业医师2714人,助理医师846人,注册护士2412人。全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个,卫生技术人员271人。有两个县(弥渡县和宾川县)开展了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47.93万人,参合率达81.61%。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州运动员在参加省级以上运动会中,获得金牌 6枚、银牌 13枚 、铜牌20枚;举办综合运动会129次,举办全民健身活动144次,参加人数达119.13万人次。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环境保护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2004年,全州总人口338.3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5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6.08万人,非农业人口42.26万人。人口出生率12.41 ‰,死亡率6.4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01‰ 。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167.65万人,占总人口的49.55 %,白族人口113.04万人,占总人口的33.41%。 就业人数增加。年末全州从业人员194.2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9 万人,其中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7.73万人,增加2.1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 %。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据抽样调查,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758元,比上年增加41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91元,增加132元。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城镇为36.8%,农村为46.1 %。 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城市居民人均建筑面积29.35平方米,农民人均居住面积29.49平方米。 扶贫工作取得成效。2004年,全州共投入财政和信贷扶贫资金1.8亿元,实现了村村通电,99.7%的村通公路,98.9%的村通电话,自来水受益的村数占82.7%,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得到改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04年,全州参加失业保险的城镇企业职工达4.61万人;有7.31万企业职工和3.24万企业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参加工伤和生育保险的职工数分别为4.21万人和4.17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年末社会福利机构拥有床位 348张,在院人数158人,城镇已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州城镇最低收入标准以下的居民中有37994户51987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发放保障金为3642万元,增长3.08%。全州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由上年的18.4万人增加到19.2万人,增长4.35%。 自然保护工作得到重视和加强。全州自然保护区有30 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 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2.07万公顷,占全州区域面积的7.49%。 注:公报中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为现价,增幅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