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州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旅游业加大了对整体形象提升和素质提高的力度,使旅游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由于旅游业受非典的影响,呈负增长。2003年全州接待国内游客247.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0.3%,接待海外游客2.3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45.7%,旅游综合收入204967万元,比上年下降4.5%。 六、财政、金融保险业 全州积极推进各项税收工作,使征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保证了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2003年地方财政收入达44529万元,比上年增长30.3%,其中:增值税收入2449万元,比上年下降3.5%,营业税收入6971万元,比上年下降7.5%,农业四税24145万元,比上年增长71.1%。地方财政支出99732万元,比上年增长20%。 全州金融机构积极改善贷款环境,优化信贷结构,加强金融监管,继续改善金融服务水平,使全州金融运行平稳。2003年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44969万元,比上年增长24.5%,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09479万元,比上年增长32.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45115万元,比上年增长20.7%;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62031万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农业贷款54894万元,比上年增长34.2%;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25.54亿元,比上年增长22.2%;金融机构现金支出229.14亿元,比上年增长22%。 保险业务、服务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扩大,促进了保险业稳步增长。2003年全州各种保险金额243.27亿元,比上年增长25.6%,保险费收入11223万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人寿保费收入7518万元,比上年增长25.5%,财产保费收入3705万元,比上年增长5.6%;赔偿总支出2192万元,比上年下降7.6%,处理财产已决赔案3121件,比上年下降33.1%。 七、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和进步,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发展。2003年获州科技进步奖32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20项。 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促进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2003年全州学校招收各类学生47120人,比上年下降1.5%,其中:高等教育(专科层次)261人,高中阶段教育3910人,初中阶段教育15362人,小学15766人,初中和小学教育分别比上年下降9.4%和2%;各类在校学生169279人,比上年增长1.2%,其中:高等教育(专科层次)399人,高中阶段教育10926人,初中阶段教育44717人,小学99047人,初中和小学教育分别比上年增长6.7%和下降2.4%;各类毕业生30393人,比上年增长2.1%,其中:高中阶段教育2195人,初中阶段教育10954人,小学17244人,初中和小学教育分别比上年增长17%和下降5.1%。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8.71%,比上年上升0.67个百分点。初中毛入学率91.81%,农民小学毕结业人员971人,比上年增长1.4倍;成人技术培训毕结业人员104706人,比上年增长5.8%;农民扫盲毕结业人员3721人,比上年增长19.8%。 高考、中专报名、录取人数继续上升。2003年高考报考人数2311人,比上年增长39.9%,录取人数1312人,比上年增长21.3%,录取率57.2%;中专录取1718人;报考高中6382人,录取2584人。 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2003年全州文化事业机构52个,其中:艺术事业机构6个,群众文化事业机构40个,乡镇文化站36个,文化从业人员381人。艺术团体国内演出170场次,国内观众507千人次。 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使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发展。2003年全州共有电视发射机304座,与上年持平,卫星地面接受站446座。全州36个乡镇开通了有线电视,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2.57%,比上年提高0.57个百分点;广播人口覆盖率达86.66%,比上年提高1.66个百分点。 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积极推动科研成果向医疗服务转化,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发展。2003年全州有卫生机构69个,比上年增长3%。拥有床位数3479张,比上年增长3.1%,卫生技术人员3983人,比上年增长19%。妇幼保健机构孕产妇死亡率为112.19/10万,比上年下降0.6个千分点;传染病发病率为643.44/10万。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2003年我州青少年运动员参加省级运动会比赛共获奖21个,其中获金牌2枚,银牌2枚,铜牌2枚,其中1人破50米自游泳州记录,1人破挺举省记录。 八、人口和人民生活 2003年,全州年末总人口869191人,比上年增长0.7%,年平均人口866107人。年末总人口中:农业人口597458人,比上年增长0.3%;少数民族人口650399人,比上年增长0.7%,占全州总人口的74.8%。年内人口出生率为14.86‰,比上年下降0.4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9.87‰,比上年下降0.2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根据抽样调查资料,2003年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1910元,实际增长5%。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6844元,实际增长3.1%,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4985元,比上年增长0.5%。 2003年全州全部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1952元,比上年增长25.7%,其中:国有单位12387元,比上年增长27.9%,集体单位7927元,比上年下降8.5%,其他单位9789元,比上年增长17.6%。 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改善。2003年城镇私人竣工房屋面积43326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9.4%;房地产开发竣工住宅面积89026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倍。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22.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22.7平方米。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2003年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7个,年末在院人数41人;社会福利院2个,年末在院人数11人;优待优抚对象户数户682户,优待总金额38.4万元。 注:1、2003年快报数与本公报数有出入的以本公报数为准。 2、2003年末总人口是公安统计数,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是计生委统计数。 3、根据国家统计局新的规定,各地区原使用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改为“生产总值”,仅只是中文名称的改变。 4、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5、邮电、通信业务总量完成额仅为邮政、通信业务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