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9 红河州统计局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州委五届六次全会和州第六次党代会的精神,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的总体安排部署,全面实施产业富州、机制兴州、素质强州举措,努力克服不利因素影响,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全州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6年红河州实现生产总值(GDP)360.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2.3%。增速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22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199.35亿元,增长17.2%(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174.36亿元,增长15.7%;建筑业增加值24.98亿元,增长28.8%);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97.76亿元,增长7.7%。第一产业拉动GDP增长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拉动GDP增长9.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由上年的18.6∶52.9∶28.5调整为17.6:55.3:27.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煤、电、油、运的“瓶颈”制约未得到根本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较突出;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县域间差距呈进一步扩大之势;财源结构较单一,部份县乡财政困难,政府债务进入还贷高峰,偿还到期债务压力较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仍在加大,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任重道远。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2006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之年,各级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措施,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农户的经济利益,全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年快报显示,2006年全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7亿元,比上年增长8.3%。粮食产量稳步增加,大部份农产品产量保持不同程度增长。

畜牧业和渔业全面丰收。全年肉类总产量达27.34万吨,比上年增长11.9%,其中:猪肉产量增长9.9%,牛肉增长20.7%,羊肉增长13.7%;水产品总产量达3.66万吨,增长18.1%。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37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2.95万公顷。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全州有效灌溉面积达16.7万公顷;水利工程年供水总量13.94亿立方米,为农业供水12.17亿立方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年快报显示,2006年全州实现工业总产值476.29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75.32亿元,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46.82亿元,增长15.8%。

分经济类型看:全州规模以上国有经济完成产值139.09亿元,比上年增长8.9%;集体经济完成产值7.35亿元,增长39.5%;股份制经济完成产值215.11亿元,增长32.8%;股份合作制经济完成产值0.17亿元,下降29.4%;三资及外商经济完成产值5.38亿元,下降15.9%;其它经济完成产值8.22亿元,下降23.2%。

分轻重工业看:全州规模以上重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80.56亿元,比上年增长28.8%;轻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4.76亿元,增长0.3%。轻、重工业的比重为25.2∶74.8。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8.93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实现利税总额93.86亿元,增长26.3%;利润总额32.69亿元,增长67.2%。

建筑业较快发展。年快报显示,2006年全州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4.98亿元,比上年增长28.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达336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43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再创历史新高。年快报显示,2006年红河州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0亿元大关,全年投资总额达209.13亿元,比上年增长30.9%。其中:城镇投资182.05亿元,增长31.5%;农村非农户投资7.67亿元,增长52.2%;房地产开发投资13.34亿元,增长30.2%。

三次产业投资全面增长。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89亿元,比上年增长19.0%;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8.29亿元,增长36.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16.95亿元,增长27.5%。

大项目投资彰显成效。全州3000万元以上大项目183个,计划总投资达544.13亿元,占全州计划总投资的87.2%,本年完成投资157.90亿元,占75.5%。

交通运输投资力度加大,邮电通讯投资高速增长。全州交通运输完成投资57.62亿元,比上年增长42.9%;邮电通讯业完成投资1。61亿元,增长103.8%,成为投资增长的亮点。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2006年,全州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4695万吨,货物周转量457236万吨公里;完成客运量5111万人,旅客周转量225053万人公里。年末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1859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46公里。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全州完成邮政业务总量8914.52万元,全州固定电话用户达61.12万户(含小灵通用户),移动电话用户104.24万户,全州固定电话普及率14.07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23.99部/百人,国际互联网用户8.13万户。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平稳发展。2006年,全州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3.85亿元,比上年增长13.8%。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实现零售额11.5亿元,比上年增长24.7%;集体及股份合作经济实现零售额4.55亿元,增长10.6%;个体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44.73亿元,增长9.1%;其他经济实现零售额13.06亿元,增长23.7%。

分城乡看:城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4.06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9.78亿元,增长9.2%。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55.33亿元,增长14.4%;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2.5亿元,增长12.8%;其他行业实现零售额6.01亿元,增长10.3%。

物价总水平保持稳定。据个旧市城市经济调查队资料显示:2006年个旧市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0.50,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71。

七、对外经济贸易与旅游

对外贸易继续扩大。2006年,全州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7.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3%,其中:出口完成4.98亿美元,增长33.4%;进口完成2.07亿美元,增长51.7%。外经贸企业进出口总值完成5.35亿美元,增长31.9%。边贸企业进出口总值完成1.57亿美元,增长76.8%。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值完成0.14亿美元,下降13.8%。

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年全州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83.5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其中:海外游客4.87万人次,增长60.7%,国内游客578.71万人次,增长27.8%。全州实现旅游总收入24.44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其中: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0.66亿元,增长17.1%,实现旅游外汇收入4535.58万美元,增长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