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9 临沧市统计局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年完成各种保险收入1.52亿元,比上年增长7.3 %,赔偿支出0.53亿元,比上年下降2.9 %。

九、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

科技工作进一步强化。 全市安排科技三项费用80万元, 共实施科技项目23 个,科普培训10万人,创建农村科普示范基地10个,全国科普示范县3个,有效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截止年底, 成立地县级学会、协会88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520 个,全年举办科普讲座59 次,听讲人数达25.26 万人次;举办科普展览103次,参观人数达24万人;实用技术培训3.73 万人次,招收“农函大”学员3601 人;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教育事业取得新发展。拥有各类学校3095 所,其中:大专1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0 所,普通中学129 所,职业初中2 所,小学2884 所(含教学点), 特殊学校1所, 幼儿园58 所。在校学生人数37.41 万人, 8个县(区)已全部实现普六;有7个县(区)基本实现普九,覆盖人口218.56万人,以县(区)为单位普九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92.5%。教育综合改革成效明显,大中专教育资源整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为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拥有综合档案馆9 个,文化馆9 个,图书馆9个,馆藏图书54 万册;艺术表演团队 7个,表演场所1个,电影队60个,印发《临沧日报》302万份。

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拥有电视转播发射台10 座;卫星收转站10269 座;广播覆盖率达84.49%,比上年提高0.45 个百分点; 电视覆盖率93.11%,比上年上升0.21个百分点。

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取得新突破。全民健身路径建设从城镇到乡村,有15个乡镇通过云南省体育特色先进乡镇检查验收;选派61名运动员参加云南省第12界运动会,参加7个项目比赛,共获金牌5.5 枚、银牌3枚、铜牌6枚。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市有卫生机构142个,病床3586张,比上年增加138 张,有卫生技术人员3394 人,比上年增加97 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1565 人,注册护士1023人,建立农村卫生室916个,有乡村医生1844人,卫生员309人。

十、 人民生活及社会福利事业

积极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年开发就业岗位14201个,比上年增加1434个,新增就业10923 人;全市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1万人,增加农民收入2.9亿元;单位在岗职工年均工资为16224 元;据抽样调查: 农民人均纯收入 1488元,比上年增加142元,增长10.5%,是近年来增幅最高的一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116元,比上年增长8.9%。

扶贫工作以基本解决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和促进低收入人口增收为目标,加大扶贫力度,全年减少贫困人口4.53万人。

共有各类社会福利单位23个,福利单位床位数551张,收养人数101人;低保救济人数达50.96 万人次,发放救济款 4059万元。

十一、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6年,人口出生率为13.2‰,比上年低1.45 个千分点,死亡率为6.19 ‰,比上年低1.02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7.01 ‰,比上年低0.43 个千分点。 年末常住人口为 236.6万人,比上年增加 0.48万人。计划生育率为95.91%,综合节育率为88.68%。

注: 年末常住人口数为全国1%的抽样调查推断的常住人口数,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建筑业产值、非公经济增加值等数据为快报数据,农业总产值为预计数,发电量不含大朝山电站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