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202.7亿元,增长22.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06.4亿元,增长24.4%;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达121.35亿元,增长15.1%。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达463.27亿元,比上年增长7.0%;累计现金支出达480.67亿元,增长7.3%,全年货币净投放17.4亿元。金融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风险化解取得初步成效。 八、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年末有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0.36万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0.65万人,比上年增长31.2%;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9.16万人,比上年增长5.0%;小学在校学生79.16万人, 增长3.4%。中小学布局逐步优化,农村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5%;小学在校生巩固率99.7%;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83.8%。全年扫除文盲4.75万人。 年末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12个,文化馆12个。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86.36%,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83.3%,报刊、杂志以及图书出版的发行量不断增加。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27个,其中医院37个,实有病床0.59万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0.54万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0.27万人。 全市举办各种运动会7次,参加省级以上比赛获得金牌190 枚,银牌100枚,铜牌85枚。有体育场馆4个,承办了全省第八届少数民族运动会。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536.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3.5万人。根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自然增长率为9.5‰,城镇化率达到17.2%。 2006年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16240元,比上年增长1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122元,增长7.2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237元,增长4.8%。农民人均纯收入1456元,增长12.0%;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77元,增长11.0%。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城镇竣工住宅面积71.26万平方米,农村竣工住宅面积6.65万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4.68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居住面积20平方米;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9%,比上年降低了1.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5.8%,降低1.5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95023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为62795人;有129300人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企业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到基本养老金。 年末全市社会福利机构62个,床位935张,城镇社区服务设施达33处,全市城市有75899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6714万元。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2006年昭通统计年鉴》为准。 2、社会发展有关指标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 3、地区生产总值和各项增加值绝对额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口径计算,一、二、三产业按国民经济新行业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