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保山市统计局 2007年1月 2006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省委八届一次、二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二次全会和市人大二届一次会议提出的思路、目标和工作重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团结一心,扎实苦干,克服了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国民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的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亿元,增长8%;第二产业增加值36亿元,增长20.5%,其中:工业增加值26.7亿元,增长22.8%,建筑业增加值9.3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53.7亿元,增长1 3.9%。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36:24.5:39.5调整为33.4:27.4:39.2。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58570万元,比上年增长28.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3477万元,比上年增长27.9%。市场物价小幅上涨,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4%。劳动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40.95万人,比上年增长0.93%。其中:城镇单位从业人员9.93万人,城镇个体私营从业人员3.66万人,乡村从业人员127.3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 图一: 2002年。2006年五年GDP及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 图二:2005年与20 06年GDP--次产业比重比较 单位:% 0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2005年 ■2006年 图三: 2002年-2006年五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及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增长速度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农业总产值(现价)达6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3%;粮食总产量达96.7万吨,比上年增产3.8万吨,增长4.07%;油料产量3.5万吨,比上年增长5.2%;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为66:34。烤烟生产完成了指令性计划和提质增效的目标。茶叶产量1.5万吨,比上年增长10.6%;甘蔗产量预计201.9万吨,比上年增35.8万吨,增长2 1.5%。(详见附表1)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达18.6万吨,比上年增长9.9%。(详见附表2) 林业有新的发展。天然林资源保护得到加强,人工造林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共完成造林19.47万亩,护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 农业生产条件有新的改善。2006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84688万瓦特,比上年末增长1.4%;大、中、小型拖拉机22294台,比上年末增加1419台;农用载重汽车1858辆,比上年末增加40辆;排灌动力机械2575台,比上年增加117台。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加强,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45万亩;年末拥有各种水库271座,库容达39976万立方米。 乡镇企业平稳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增势强劲。全年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为8249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6%;总产值741600万元,增长25.7%;利税总额55820万元,增长13.2%。2006年末,个体工商户达3941 1户,比上年增加2704户;私营企业1422户,比上年增加1 42户;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80401人;上缴税金57505万元,比上年增长96.4%,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36.3%。 图四: 2002年-2006年五年农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农业增加值 一增长速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下)59000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20.1%。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工业产值20350万元,比上年增长63.8%;集体工业产值15950万元,下降15%;股份合作工业产值10606万元,下降9.4%;股份制工业产值401330万元,增长23.4%;“三资”工业产值1 4972万元,下降1.5%;个体私营等其他工业产值126792万元,增长12.9%。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228063万元,比上年增长7.4%;重工业产值361937万元,增长27.1%。工业产品中原煤、电解锌、香料烟、复烤烟叶、精制茶、人造板等增长较快。 (详见附表3) 图五: 2002年。2006年五年工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工业增加值 -增长速度(%) 工业经济效益好转。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78000万元,比上年增长80%;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80,比上年增长33.3点;资产负债率由上年的65.5%下降为64.5%;亏损企业为30户,比上年增加3户,亏损面由上年的40.5%下降为40%。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5.3%。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市建筑业企业期末从业人员3392 1人,比上年增长15%;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8.3亿元,增长42.4%1完成房屋施工面积155万平方米,增长3.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93870万元(含保龙高速公路投资),比上年增长31.8%。按投资管理渠道分,城镇建设投资632242万元,比上年增长38.4%;农村非农户投资69443万元;房地产开发投资49200万元,下降29.8%。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投资547978万元,增长34.8%1其它经济类型投资245892万元,增长25.6%。按投资隶属关系分,中央项目完成投5~41238万元,比上年增长92.4%;地方项目完成投资752632万元,增长48.9%。全市有保龙高速公路、隆阳区金厂河铜铁矿选厂,腾冲驼峰机场进场公路,昌宁县更嘎河三级电站等40项重点项目正在续建。隆阳区北城春天彩蝶家园、腾冲工业硅冶炼厂、保山完善西部地区农网改造工程等40项重点工程项目顺利实现新开工建设,有30项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稳定增长。全年货运量1255万吨,比上年增长4.1%;货物周转量199787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9%;客运量948万人次,增长8.3%;旅客周转量93752万人公里,增长4.1%。到2006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11515公里,比上年增长1579公里,公路中等外公路171.3公里。在公路总里程中,地管公路10249.6公里,省管公路1207公里。全市汽车(含低速汽车)拥有量41 151辆。其中载货载客汽车37536辆,比上年增加1793辆,增长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