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部乡镇均开通了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网。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持续发展。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9707万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城镇210683万元,增长12.5%;农村109024万元,增长13.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198万元,增长3.9%;集体经济7622万元,下降25.1%;个体私营经济194894万元,增长19.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56788万元,增长11.9%;餐饮业46305万元,增长15%;其他行业16614万元,增长9.4%。金社会农业生产资料销售额63547万元,比上年增长24.7%。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增长较快。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720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出口4473万美元,增长13.9%;进口2735万美元,增长21.4%。在进出口总额中,一般贸2679万美元,增长10.8%;边境贸易4512万美元,增长20.8%。其中:进口2673万美元,增长20.5%;出口1839万美元,增长21.5%。利用外资下降。年末全市正常运转的“三资”企业共有29户。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5万美元,比上年下降80%。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5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1.6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旅游外汇收入95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9%;国内旅游收入10.8亿元,比上年增长27%。旅游业已逐步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又一亮点。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稳定增加。2004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4.3亿元,比年初增长14.4%。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3.2亿元,增长38.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8.3亿元,增长10.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96.8亿元,比年初增长8.4%。其中:短期贷款50.6亿元,下降0.9%;中长期贷款30.7亿元,增长26.9%。全年金融机构实现现金收入304.8亿元,现金支出302.2亿元,收支相抵累计回笼现金26352万元。 保险机构保费收入较快增长。全年保费收入18865万元,比上年增长27.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306万元;寿险保费收入12559万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4211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3893万元;寿险给付318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取得新的发展。高等院校招生2608人,在校学生6047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招生1022人,在校学生3016人。高中阶段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职业高中招生1438人,比上年下降3.6%,在校生4086人;普通高中招生10621人,比上年增长27.5%,在校生26685人,高考录取率63.9%。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得到进一步巩固。普通初中招生39256人,在校生117033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37.2%。小学招生40654人,在校生24050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4.67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770。各类学校办学条件继续得到改善。 科技事业不断发展。组织实施省级科技项目8项,安排经费328万元;组织实施国家科技部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1个,国家科技部批准星火培训学校2个,热带亚热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1个;新开展市级科技项目32项,安排科技三项费用40万元。年末全市拥有独立核算科研机构4个,人员115人。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4898人。其中:获得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974人,中级9887人,初级22316人。有科普专兼职工作人员164人,组织实施省级科普项目3项,安排经费18万元;有农民专业技术研究会495个,会员达9325人;有市级学会21个,会员5472人;有县级学会60个。全年农函大办学66个乡镇,开办了25个专业136个教学班,招收学员5834人。 十、文化、卫生、体育和环境保护 文化艺术、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7个,藏书47万册,文物保护机构6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2.2%,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2.5%,有线电视入户率12%。报刊、杂志以及图书出版的发行量不断增加。年末有综合档案馆6个。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医疗条件有新的改善。年末共有卫生机构150个。其中:医院数(含卫生院)113个;医院床位数4839张;卫生技术人员4467人,每千人有卫生技术人员1.9个、有医生0.9个。有效控制了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发病和蔓延。 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举办各种运动会62次,参加人数6.5万人次,获省级以上奖牌92枚。其中:金牌21枚,银牌15枚,铜牌8枚。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全市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资金达10185万元,比上年下降40.7%;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32.1%,比上年下降8.7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6.9%,比上年下降7.2个百分点。 十一、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年末总人口为2411304人,比上年末增加18770人,增长0.8%。全年出生人口32489人,人口出生率13.5%;死亡人口15862人,死亡率6.6%;人口自然增长率6.9%。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根据抽样调查,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48元,比上年增长7.7%。农民人均纯收入1721元,比上年增长7.5%。全年解决了3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加强。全市有42447名城镇职工和15853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分别比上年下降0.3%和增长9.3%;有54485名职工和17779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分别比上年增长10.2%和19.4%。职工工资增加,再就业工程取得新进展。全年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14403万元,比上年增长6.9%;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2007元,增长8.5%。年内通过职业介绍实现就业的人员有12023人,比上年增长81.6%。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城镇建成区面积42.1平方公里,城镇人均居住面积28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23平方米。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床位562张,国家办收养性床位130张,全年民政事业支出9020万元;享受救济人数~a52000人次。其中:有29771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注:1、公报中的部分数据为年快报数,对比数为上年年报数; 2、生产总值(GDP)绝对数为现价,增长幅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附表1: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2004年。 比上年±% 粮食 其中:大春粮食 稻谷 包谷 小春粮食 小麦 油料合计 其中:油菜籽 花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