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保山市统计局 2005年2月 2004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年初市委一届五次全会和市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提出的思路、目标和工作重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团结一心,扎实苦干,克服了罕见的风灾、洪灾、震灾等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国民经济巩固了2003年出现的恢复性增长的成果,并且,出现加快发展的好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8083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0770万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214200万元,增长15.1%。其中:工业增加值114800万元,增长10.5%,建筑业增加值99400万元,增长21.0%;第三产业增加值415860万元,增长10.5%。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37.2:20.3:42.5调整为35.8:21.8:42.4。人均生产总值4084元,增长8.6%。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完成总收入96462万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1884万元,比上年增长8.8%。市场价格涨幅较大,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1%。劳动就业工作有所加强,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384808人,比上年增长1.3%。其中:国有、城镇集体及其他单位在岗职工96076人;城镇个体私营从业人员31209人;城镇其他从业人员450人;乡村从业人员125707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支柱产业单薄;工业发展滞后,企业效益较低;农业产业化进程不快,农村购买力弱;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农业总产值(现价)达5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粮食得到恢复性增产,总产量达88万吨,比上年增产4万吨,增5%;油料产量3万吨,比上年增7%。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为69:31。烤烟生产完成了指令性计划和提质增效的目标;甘蔗产量预计214万吨,比上年增21万吨,增长11%;茶叶产量1.2万吨,比上年增长7%。(详见附表1) 林业有新的发展。天然林资源保护得到加强,人工造林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共完成造林8万亩。其中:退耕还林5万亩;护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达15.7万吨,比上年增长9.9%。(详见附表2) 渔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达1.6万吨,比上年增长11.1%。 农业生产条件有新的改善。2004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75950万瓦特,比上年末增长3Y0;大、中、小型拖拉机24983台,比上年末增加223台;农用载重汽车1821辆,比上年末增加44辆;排灌动力机械2143台,比上年末减少169台。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加强,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1万亩。年末拥有各种水库271座,库容达29958万立方米。乡镇企业平稳发展,个私经济增势强劲。全年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为574370万元,比上年增长14.8%;总产值448320万元,比上年增长17.7%。到2004年末,个体工商户达35277户,比上年增加790户;私营企业1261户,比上年增加472户;个私经济从业人员68658人;上缴税金21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1.5Y0,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21.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下同)356460万元,比上年增长12%(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工业产值7244万元,比上年下降28.4%;集体工业产值14802万元,下降1.8%;股份合作工业产值21179万元,增长17.4%;股份制工业产值190021万元,增长17.84;“三资”工业产值17536万元,增长36.94;个体私营等其他工业产值105677万元,增长6.54。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188436万元,比上年增长6.54;重工业产值168024万元,增长19.74。工业产品中机制纸及纸板、原煤、发电量、中成药、电解锌、金属 硅、精制茶、人造板增长较快。(具体情况见附表3) 工业经济效益好转。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31242万元,比上年增长142.34;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09.1,比上年增长33.5点。资产负债率由上年的72.6%下降为66.94;亏损企业为17户,比上年减少16户,亏损面由上年的57.9%下降为344。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9.2%。 建筑业稳中有升。全市建筑业企业期末从业人员28884人,平均人数27865人,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2.4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完成房屋施工面积156.7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9.94;房屋竣工面积129.5万平方米,增长24.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4400万元,比上年增长30.3%。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单位投资226859万元,增长65.74;城乡集体单位投资14246万元,下降26.64;城乡居民个人投资48152万元,增长14.14;其他经济类型投资65143万元,下降8.8%。按投资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投资201505万元,比上年增长24.4%;更新改造投资23727万元,下降9.4%;其他投资4398万元,增长7.4%;房地产开发投资62706万元,增长1.95倍。按投资隶属关系分,中央项目完成投资5139万元,比上年减55.5%;地方项目完成投资349261万元,增长34.1%。重点建设进展良好。六东公路、昌宁县城至大水平二级公路、龙陵黄草坝至龙镇桥公路已通过交工验收投入使用,苏帕河三级、四级、施旬姚关河五级电站、隆阳区南路片区改造、明子山水库、永昌商贸园区、腾冲温泉花园等项目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稳定增长。全年货运量1161万吨,比上年下降16%;货物周转量125241万吨公里,下降17%;客运量842万人次,增长8%;旅客周转量82010万人公里,下降1.6%。到2004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9936公里,比上年增加35.4公里。公路中等外公路3280.9公里。在公路总里程中,地管公路8715.8公里;省管公路1161.6公里。全市汽车(含低速汽车)拥有量40082辆。其中载货载客汽车32324辆,比上年增加2639辆,增长8.9%。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38084万元,比上年增长19%。年末电话用户达183403户,比上年增加15060户。其中市话达(不含小灵通)70275户,农话51096户;移动电话(含小灵通)达到355377部,比上年增加71558部,增长25.2%。电话普及率达20.3部/百人,比上年增加3.2部/百人。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