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固定资产投资成果显著。全年50万元以上投资建成投产项目773个,新增固定资产43.38亿元。全年通过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新增主要生产能力和效益有:煤炭开采27万吨/年,火力发电27万千瓦,水泥50万吨/年,新建公路87公里,改建公路557公里,新增中小学校学生席位89991个,新增医院病床993张。 五、交通运输邮电业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保持较快发展。年末全市公路里程18165公里,其中等级公路3271公里。全市公路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13.8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4%,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19.26亿人公里,增长6.5%。 邮电通信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全年邮电业务总收入68.8亿元(含邮政、电信、移动、联通),比上年增长1.0%。年末电话用户达535512户,全市电话普及率为7.6户/百人,其中城市电话普及率为35.4户/百人。年末全市通电话村达2401个,占全部村数的48.3%,比上年末提高0.5个百分点,农村电话普村率为2.7户/百人。年末全市有移动电话用户24.08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1%。 旅游业继续发展。全年国内游客13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亿元,增长25%。入境海外游客710人次,外汇收入24.8万美元。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市场销售逐步走旺。2002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55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增幅提高0.93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市零售额28.37亿元,增长16.2%;农村(县及县以下)零售额39.18亿元,增长11.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0.03亿元,增长15.4%;餐饮业9.99亿元,增长26.3%;其他行业17.53亿元,增长3.7%。以住房、旅游、信息产品等为代表的新的消费热点正在逐步形成。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全年实现商品销售50.86亿元,比上年增长2.1%;实现利润总额2320.3万元,增长19.4%;毛利率16.0%,下降1.24个百分点,费用率5.4%,下降0.07个百分点。 集市贸易市场稳定发展。2002年末全市各类市场520个。全年集贸市场交易额61.88亿元,比上年增长29.9%。 对外贸易出现下降。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4213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4.6%。其中进口926.6万美元,下降66.5%,出口3286.8万美元,下降32.1%。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进展。全年签订利用外资协议(合同)9个,实际利用外资1813万美元。引进市外项目236个,引进市外资金23.35亿元。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增加。2002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304506万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45361万元,增长16.6%;地方财政支出完成337079亿元,增长19.9%。 金融机构存贷余额增加。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45.9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7.2亿元,增长17.2%;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75.3亿元,增长12.4%。 保险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2002年全市保险业务总收入46843万元,比上年增长21.9%。其中财险保费收入17150万元,增长14.6%。寿险保费收入28808万元,增长34.9%。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2290万元,其中财产保险赔付4230万元,寿险赔付5086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2002年末,全市各类学校人数134.1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6万人。其中高等学校在校生9459人,中等专业学校14442人,普通中学438374人,职业中学10895人,小学868054人。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99.1%。 科技研究开发取得进展。年末有县以上政府研究与开发机构8个,从业人员206人,其中科技活动人员152人。经费支出4629万元。年末有民营科技企业56户,从业人员5010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1114人,全年研究开发支出1403万元。 科技队伍进一步壮大。年末全市国有企事业单位有专业技术人员79012人,其中有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12039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共有文化事业机构256个。其中公共图书馆13个,藏书86万册。博物馆3个。年末全市有广播电视台2座,乡镇广播站216个,广播覆盖率为69.3%。电视覆盖率84.9%。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拥有卫生机构357个,医疗床位9704张,卫生技术人员10477人,其中中西医生4730人,护师、护士2845人。全市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299人,农村接生员1296人。 体育事业继续发展。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全面发展,全年成功举办县以上运动会127次,参加运动员15万人。年末全市达到国家锻炼标准人数55.75万人。 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突出表现在遵义污水处理厂已建成投入使用。全市废物综合利用率38.87%,工业废水达标率47.99%,城市污水处理率26.9%。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2个,面积21.74平方公里。全年完成污染源限期治理项目10个,完成限期治理投资额90万元。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根据市计生局统计,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5.7‰,死亡率为6.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2‰。根据全省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年末总人口为728.25万人,比上年末净增6.17万人。 劳动就业工作取得成效。2002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84.26万人,比上年增长0.3%。其中职工28.98万人,增长3.1%。职工平均工资10075元,增长15.1%。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年末有各种职业介绍机构152家,职业培训机构20家。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2002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94元,实际增长10.0%。农民人均纯收入1818元,实际增长3.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635元,增长5.7%。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1223元,增长1.4%,城镇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25台,电冰箱99.6台,洗衣机98.7台,家用电脑12.7台。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电视机72台,电风扇57台,洗衣机28台。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有社会福利院3个,床位171张。建立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133处,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0个。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6276人。 注释:国内生产总值和有关产业产值指标绝对数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