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前进的第一年,也是全州各族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一年来,我们面对美伊战争等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经受住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的考验,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全州各族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中央关于“坚持两手抓,夺取双胜利”的战略决策,以先进的经济思想和经营理念,积极推进“三个转变”,促进了全州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51.72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增幅较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好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34亿元,增长1.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0.63亿元,增长20.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9.75亿元,增长11.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7%。 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从产业结构分析,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3.2:37.4:39.4调整为21.9:39.9:38.2。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了2.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了1.2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5.53亿,增长17.4%,增长速度比上年加快9.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6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4.54亿元,增长34.5%;第三产业增加值5.63亿元,增长23.0%。民营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0.4%,比上年提高19.8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总水平有所上升据茂县城调队调查,该地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9.6,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42.8,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2.8。 二、农业 坚持以生态经济为中心,大力实施农牧业战略性结构调整,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努力增加农牧民收入,农业内部结构继续得到有序调整,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2954万元,增长4.2%。 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进展顺利全年人工造林完成14276.2公顷,合格13641.2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2.6%。完成退耕还林40000公顷,配套荒山造林17333.3公顷。我州省级(含省级)以上各类自然保护区已达14个,面积达132.7万公顷,占全州幅员面积的15.7%。 农业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狠抓了以通村公路、微水灌溉、中低产田改造为主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州新建通村公路1230.4公里,通公路村达892个;完成中低产田改造4.21万亩;兴修水利工程696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500亩,解决了1.75万人和10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9.6万千瓦。 集中资金加大扶贫力度新村扶贫工程实施34个,投入资金700万;移民扶贫工程实施745户3549人,投入资金500万元;教育扶贫工程实施30所中、小学校建设,投入财政扶资金2950万元;卫生扶贫工程实施12所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41万元;牧区扶贫工程实施“人草畜”三配套1217户,投入以工代赈资金300万元。 乡镇企业稳步增长全年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55564万元,比上年增长7.7%,实现营业收入54060万元,实现利税8273万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年国有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9040万元,增长17.7%,其中:轻工业产值11233万元,下降28.5%,重工业产值177807万元,增长24.9%;国有工业产值64189万元,增长4.7%,股份制工业产值114998万元,增长22.8%;大中型工业企业产值110880万元,增长7.5%。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4%,产销基本衔接。 工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全年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80个,资产达748337万元,增长20.3%,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328828万元,下降3.9%,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282939万元,增长23.0%,实现利税总额28780万元,比上年增长6.2%。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33个,比上年减少2个。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5376万元,比上年增长1.7%。 建筑业稳步增长全州具备资质以上建筑企业30户,其中,有工作量的企业25户,自行完成施工产值23552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6.4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0.4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3826万元,比上年增长47.1%。从管理渠道分析,基本建设投资475443万元,增长42.4%;更新改造投资8953万元,增长1.8倍;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6352万元,增长4.6倍;其他投资(不含城乡集体和个体投资)5719万元,增长3.0倍;从行业投资分析,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的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在国有和其他经济投资中(不含城乡集体和个体投资),制造业投资17849万元,增长1.6倍;电力行业投资197905万元,增长36.2%;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投资108322万元,增长6.0%。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福堂电站完成投资63436万元,甘海子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投资62947万元,九黄机场至九寨沟口公路改建26242万元,九寨黄龙机场25057万元,天龙湖电站20848万元,福堂输变电工程20332万元。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运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九寨黄龙机场通航,鹧鸪山隧道已初通,875公里的通县油路工程全面交工,川九路被誉为全国生态示范路,都汶、郎川高等级公路开工建设。年末,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6018公里,其中国道922公里,省道1425公里,县道1610公里。全州省道好路率达85.5%,县道好路率达71.5%。全年完成客运量464万人,旅客周转量70095万人公里;货运量884万吨,货物周转量123730万吨公里。 邮电通讯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州邮电业务总量20404万元,比上年增长7.8%。期末本地电话机用户达到93978户,其中市话用户达66768户,农话用户达24173户。住宅电话用户58314户,公用电话3037部,其中IC卡公用电话688部。移动通信上网用户达到78613户,联通在网用户达到22598户。全州共有邮路31条,总长度2602公里。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零售市场稳中趋旺受非典影响,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下降,四季度消除非典不利因素影响,消费市场逐步恢复正常,保持稳中趋旺的局面。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806万元,比上年增长5.6%。分城乡看,县的消费品零售额74728万元,县以下的消费品零售额43078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7.1%和3.1%。在各种经济类型中,国有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6804万元,增长0.4%;集体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520万元,增长5.9%;私营经济及个体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2992万元,增长6.4%;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95万元,增长6.8%;股份制及其他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8095万元,增长7.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84646万元,增长2.1%;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7231万元,增长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