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8 雅安市统计局

保险事业保持较好发展态势。全年保费总收入90854万元,增长29.95%。已决赔款4717.6万元,给付2606万元。

“十五”期间,财政税收金融运行良好。2005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54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5.5%,“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9.5%;一般预算支出18.86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3.6%。2005年末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8.3亿元,比上年增长16.7%,比2000年增长204.5%;各项贷款余额98.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比2000年增长86.4%。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师队伍素质显著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巩固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化。

全市“两基”成果进一步提高。全市所属各级各类学校955所,在校学生260488人。其中,职业技术学院1所,在校学生5085人。普通高完中16所,在校学生30597人。单设初中69所、小学附设初中33所,在校初中生63811人。小学628所,在校小学生133912人。幼儿园218所,在园幼儿29630人。职业教育学校:职业高中9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4所、成人中专9所、教学点1个,在校学生9758人。小学专任教师6391人,学历合格率97.57%。初中专任教师3335人,学历达标率93.76%;普通高中专任教师1264人,学历达标率79.35%;中职教育专任教师454人。小学专任教师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教师占52.71%。初中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人数占30.76%。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8.38%,巩固率99.17%,辍学率0.81%。小学毕业生23623人,升入市内初中22773人,升学率96.4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6.07%,巩固率95.5%,辍学率3.5%。毕业初中生18104人,升入市内普通高中6774人升入市内中等职业教育4628人升入市外中等职业教育约1200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教育比例为69.61%。初中毕业生升入市内普通高中比例37.42%。普通高中辍学率2.80%,巩固率97.19%。毕业6309人,招生6774人。初中毕生升入中等职业学校比例32.19%.毕业生1937人,当年就业率约61.33%青壮年非文盲率继续保持为99%。幼儿入园率68.66%。

圆满完成《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年度任务,圆满完成“基本消除中小学现有危房”目标任务。2005年全市计划完成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改扩建项目学校90所,实际完成120所;投入资金5600万元。计划消除中小学危房30000平方米,实际完成35000平方米,投入资金3600万元。新建校舍54000平方米。圆满完成市政府提出的“三年基本消除中小学现有危房”规划目标。完成了荥经县24所学校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三种模式的试点工作,其中模式一学校9所,模式二学校7所,模式三学校8所,共投入资金113.83万元

全市职业教育形势明显好转,生源规模和质量明显提高。2005年,全市投入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经费1000多万元。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招生2259人,比上年增加1096人,创历史新高。全市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招生4628人,比上年增长40%;在校生人数9758人,比上年增长35%。全市2所全日制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和1所改制学校秋季招生人数占38%,成为中等职业教育新的增长点。

落实“两免一补”,促进教育和谐。认真组织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全市总计投入“两免一补”资金739.23万元。继续做好组织动员社会资助救助贫困学生工作。2005年市本级各渠道资助家庭贫困学生总人数为259人。发放资助金总额439500元。

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全市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围绕推进全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三农”,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进一步强化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创造条件搭建服务平台,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组织开展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雅安市2006—2010年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第六稿),目前正进行规划意见征求、文字修改和数据修正,并与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相关部分的衔接工作。在农业专家大院建设工作方面,系统开展了对全市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调研和指导工作,重点抓了名山茶叶、荥经长毛兔专家大院相关产业发展。同时,加强了对农业科技示范专家大院的宣传,迎接了中央电视台对我市专家大院的宣传采访。2005年,7个专家大院科技投入共530万元转化科技成果31项,开展科技培训352期,培训技术人员3.5万人(次),建立示范农户6324户示范户人均增收451元。带动农户8.3万户农户实现人均增收225元。据不完全统计,为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税利5千万元。

健全科技培训体系,加强农村科技培训,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科技支持。积极帮助所包乡村制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经济发展规划,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大力引进、示范、推广新技术、新品种。2005年全市参加包村工作的科技人员共计135人,包村74个,实施包村科技项目44项,带动所包村农民人均增收350元,完成了人均收入年递增的目标任务。

在农村科技信息网建设工作方面,进一步强化与川农大科技合作,加强雅安星火科技网、电视专家系统和“农民科技110”咨询系统的建设和应用。2005年建成全市8区县及175个乡镇、8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个村、160个专业大户的农村科技信息网,完成了上下联系、纵横沟通的服务信息体系构建,实现了科技信息和市场信息的共享,使普通农民群众通过互联网联接、收看电视专播或拨打科技“110”,迅速走上获取农业科技新知识的“高速公路”。

加强农村科技培训工作。围绕我市农业支柱产业的建设和发展,牵头联合川农大、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委党校共同举办了5期农村技术人才培训班,这是近年来层次最高、集中对农村科技人才进行系统培训最多的一次,受到了广大种养殖专业大户的欢迎。2005年,全市共组织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科技培训55期,培训高层次农业技术人才36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