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强管增收。由于各级财税部门采取了抓征收,保入库,强监督等一系列广辟财源的有力措施,全市财政预算执行完成情况较好。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9.22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0亿元,同比增长19.3%。财政总支出20.99万元,同比增长9.1%,其中地方预算内财政支出17.18亿元,同比增长16.1%。 金融秩序稳定。在国家实施多次降息的宏观政策情况下,银行存贷额仍保持了平稳增速,年末全社会各项存款余额168.49亿元,比年初增加23.46亿元,同比增长16.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43.37亿元,比年初增加18.83亿元,同比增长15.1%。全社会贷款余额102.41亿元,比年初增加6.16亿元,同比增长6.4%,存差为66.08亿元。贷款余额中,短期贷款余额64.70亿元,比年初增加2.57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34.10亿元,同比增长18.5%。全年货币净投放1.56亿元。 保险业务大幅增长。2002年全市寿险、人民保险系统完成承保总额97.8亿元,增长22.5%。全年为各类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支付保险赔款3826万元,其中人寿险给付金额1172万元,财险赔款2654万元。全年保险系统业务总收入17041万元,比上年增长36.5%,其中寿险收入12499万元,财险收入4542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技术持续发展。2002年科技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技环境日益改善。全年财政对科技的引导投入比上年增长11.1%,其中科技三项费投入80.5万元,科技兴农专项经费投入57万元。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45万元,实施重点科技计划项目32项,科技兴农计划项目77项,全市获专利74项,实施各类专利技术19项,全年培训各类专业技术1.37万人次。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02年我市基础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成效明显。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3051所。全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7.30万人,增长8.75%,毕业生6.83万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2857人,毕业生840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0%,小学毕业率99.81%,小学在校学生46.58万人。中等专业学校年末在校学生2005人,毕业生705人。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3596人,成人中等教育在校学生967人,毕业生27人。 各类学校师资力量有所加强,全市各类学校专任教师2.81万人,其中普通中学1.32万人,增长3.4%,小学1.48万人,教师队伍相对稳定。 九、文化、卫生 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卫生资源配置得到优化,计划免疫和预防保健深入开展,农村卫生工作不断加强。全社会卫生机构4200个,其中医院20个,卫生院262个,村卫生室2752个,个体诊所1078个。医院病床床位5302张,卫生技术人员6368人,其中执业医师2125人,执业助理医师740人,注册护士1299人,药剂人员582人,检验人员293人。其中卫生院床位2506个,卫生技术人员3263人,防疫站6个,卫生技术人员333人。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2002年,群众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市场秩序进一步得到清理和规范,全市艺术表演团体4个,群众艺术馆5个,文化馆5个,演出200多场次,观众达17万人次。公共图书馆机构数5个,藏书量29万册,文化站168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6个。全民健身活动活跃,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年内举办县级以上体育比赛20多次。 广播电视事业稳定发展。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积极推进有线电视入户,“村村通”工程进展顺利。年末拥有广播台(站)179个,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303个,有线电视入户率为39.0%,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6.0%。无线电视自办节目平均每周播出时间69小时。广播人口覆盖率95.0%,无线广播自制节目平均每周14.33小时。 十、环境保护和旅游业 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工业“三废”处理能力提高。2002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9.4%;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26.05%,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64.8%。“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561.8万元。2002年广安城区SO2年日均值为0.07毫克/立方米,NO2年日均值为0.043毫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总悬浮颗粒物年日均值为0.185毫克/立方米。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量达标率为100%,城市空气污染指数68,建成区噪声平均值57.6分贝。广安经济开发区人均公共绿化面积33.34平方米,绿地覆盖率为40.1%。 旅游事业发展态势喜人。2002年我市旅游在接待及经营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游业培育成为我市支柱产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全市旅游总收入5.1亿元,比上年增长55%,占全市GDP的3.0%。2002年我市旅游统计范围共24家企业,其中星级饭店6家,旅行社8家,主要景区10家。据有关数据资料显示,2002年旅游接待总数为156.03万人次,其中国内旅客156万人次,同比增长26.0%,海外游客280人次,创汇6.13万美元,旅游商品收入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17.0%。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年出生人口4.36万人,死亡人口2.5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1‰,全市年末总人口444.34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市在岗职工11.26万人,比上年下降12.3%。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1.39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全市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9769元,增长19.4%。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0243元,增长18.7%,集体单位在岗职工为7149元,增长17.0%,其他经济单位在岗职工8510元,增长1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18元,人均消费性支出5209元,城镇居民用于交通通讯、医疗保险、教育、文化娱乐等消费增加。 从农民增收渠道看,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格局正在逐步改变,工资性收入和来自二三产业的劳务收入比重逐年上升。据全市920户农村居民家庭收支情况抽样调查,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133元,比上年增加125元,增长6.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6元,增长6.9%。2002年全市人均储蓄3238元,比上年增加407元,增长14.4%。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2002年城镇安置失业人员就业人数1.31万人,安置企业下岗再就业人数为1.39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职工为13.1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为9.8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人数为10.7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得到加强。2002年全市各类社会福利院191个,床位达3760张。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6301个。全市城镇已全部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救济对象19.5万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10.47万人。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所有数据以《2003年广安统计年鉴》为准。 2、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