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体育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全年全市举办各类正规运动会286场,参加运动会人数4.69万人。我市运动员参加国内外比赛30场,获取国家级比赛个人奖牌15枚,省级比赛团体奖牌15枚,省级比赛个人奖牌87枚。世界级比赛获奖人数10人次。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环境质量稳中有升,嘉陵江流域水治污防污工作有序开展。年末,全市环境保护机构27个,从业人员315人;烟尘控制区3个,面积52.74平方公里;南充市城区空气污染指数平均值为76,与上年基本持平;噪声达标区3个,面积48.8平方公里,南充市城区区域噪声平均值为54.9分贝。全市共有国家级生态示范试点区5个、省级9个。 十二、人口和城市建设 年末,公安户籍总人口728.94万人,比上年增加4.17万人。其中男性383.27万人,女性345.67万人,男女性别比110.9:100,比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农业人口585.06万人,非农业人口143.8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6.53万人,死亡人口4.14万人。年末常住人口626.2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7‰。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镇规模不断扩展。全市建成区面积115.61平方公里,其中市辖三区53.74平方公里,分别比上年扩充5.04平方公里和3.24平方公里。城市居住人口138.9万人,增加3.4万人;市辖三区68.5万人,增加1.6万人。城市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3889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29.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6平方米,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6.4平方米,供水总量15289万立方米,人均道路面积12.87平方米,公交车684标台。全市城镇化率达到28.2%,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南充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4.8%,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8.5%,南充市被省政府命名为四川省园林城市。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64元,增长7.7%,其中:工薪收入5215元,增长5.7%,转移性收入2785元,同比增长11.2%;人均消费性支出6163元,增长8.1%,其中食品支出2684元,增长4.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3.6%,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 农民人均纯收入2646元,增收301元,增长12.9%。其中工资性收入1147元,增长14.0%;家庭经营收入1308元,增长11.6%。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66元,增长10.2%。其中,食品支出1020元,增长5.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51.9%,比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 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55.62亿元,比年初增长17.5%。其中,活期储蓄存款81.59亿元,比年初增长17.1%;定期储蓄存款余额274.03亿元,比年初增长17.6%。 城镇就业状况好转。年末,城镇单位从业人员24.41万人,比上年增加0.2万人;其中在岗职工24.01万人,比上年增加0.43万人;从业人员中,女性6.70万人。城镇新增就业岗位3.84万个,开发社区就业岗位5.39万个,分别比上年增长96%和29%;领取《再就业优惠证》人员2.32万人,”4050“等救助对象实现再就业766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8%。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推进。年末城镇社区服务设施数483个,社区服务中心38个。全市城市”低保“家庭8.24万户,人员17.20万人,计划支出城市”低保“资金10792万元。农村”低保“家庭2.10万户,人员4.22万人,计划支出农村”低保“资金595万元。全年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9782万元,发放农村及其他社会救济2028万元。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展。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人数17.12万人,征缴养老保险费3.6亿元,征缴率95%。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05万人,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5.38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参加工伤保险职工7.2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4.74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2.3万人和0.01万人。 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南充统计年鉴—2006》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及价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2004年GDP总量及历史数据根据经济普查数据进行了修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