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8 乐山市统计局

二OO四年二月

2003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 积极推进“三个转变”,取得了抗击非典疫情的胜利,工业挑大梁、投资出大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 合

2003年,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近十年来的最好水平。初步核算,全年GDP215.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3 %,增长速度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总量居全省第8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81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104.5亿元,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67.26亿元,增长11.0%,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2个、8.6个、3.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3%、64.5%、26.2%。

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0.3%、48.5%、31.2%,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了2. 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提高了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了1.7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小幅上涨。2003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9%,消费品价格指数102.7%,服务项目价格指数99.3%。

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为101.12%。

二、农 业

农业经济平稳增长。全年农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9.25亿元,比上年增长7.6%。

2003年全市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农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竹叶青茶叶、井研肉食品、永丰纸业等龙头企业迅速扩张。新发展了一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19万公顷,比上年减少2.2万公顷,下降9.03%,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由上年的68.1%下降到66.4%,油料面积2.84万公顷,减少4%, 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由上年的8.3%上升到8.5%,蔬菜面积4.02万公顷,减少0.3%,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由上年的11.3%上升到12%。粮食总产量 97.54万吨,减产5.9万吨,下降5.7%,其中:小春粮食8.94万吨,减少1.53万吨,下降14.63%,大春粮食产量88.6万吨,减产4.37万吨,下降4.7%。油料产量4.12万吨,减产1434吨,下降3.36%,蔬菜产量95.6万吨,比上年下降1.77%。甘蔗产量4.8万吨,下降4%,烟叶产量1857吨,增长27.1%,茶叶产量1.19万吨,增长12.26%,园林水果产量11.57万吨,增长11.36%。

林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年成片造林面积65万亩,其中,完成退耕还林面积46.7万亩,林产品产量9660吨,增长69.8%,森林覆盖率 达40.1%,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畜牧业总产值37亿元,增长10.6%,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3.4%。全年生猪出栏334.28万头,比上年增加16.34万头,增长5.14%,年末生猪存栏240.42万头。肉类产量37.51万吨,增长10.2%,其中,猪肉产量28.3万吨,增加2.4万吨,增长9.3%,猪肉产量占肉类产量的比重为75.45%。家禽出栏5349万只,比上年增加448.38万只,增长9.15%,禽蛋产量8.65万吨,增加1.22万吨,增长16.4%,牛奶产量4082吨,增加987吨,增长31.9%。

渔业生产继续发展。全年水产品养殖面积6055公顷,水产品产量3.56万吨,比上年增长45.32%。渔业产值2.42亿元,增长36.9%。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成效。全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45.79万亩,保证灌溉面积125.49万亩。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08.89万千瓦,增长8.08%,新建乡村公路1329.5公里,硬化乡村机耕道227.1公里,农村用电量4.91亿千瓦小时,增长17.65%。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3年,全市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大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工业经济高速发展,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8.84亿元,比上年增长17%。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79.71亿元,增长33.16%,其中,公有制工业企业增加值20.41亿元,增长29.09%,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增加值59.3亿元,增长34.6%,医药、电子、建筑装饰材料三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7.4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4.48%,增长30.21%,在三大支柱行业中:医药行业工业增加值3.11亿元,增长6.18%,电子行业工业增加值3.63亿元,增长16.91%,建筑装饰材料行业工业增加值20.74亿元,增长37.62%。工业销售产值201.66亿元,增长33.14%,产销率为97.8%,工业新产品产值13.14亿元,比上年增长61.64%,工业品出****货值25.36亿元,增长47.54%。

在20种主要产品中,有17种产品产量增长,增长面达85%,增幅超过30%的有:原煤136.89万吨,增长48.5%,鲜冻畜肉4.79万吨,增长44.11%,多晶硅6.15千克,增长42.28%墙地砖7669万平方米,增长36.53%,釉面砖9997万平方米,增长36.13%,农用化肥10.36万吨,增长34.34%,配混合饲料14.55万吨,增长32.14%,铁合金33.05万吨,增长31.65%。

全年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08.4亿元,比上年增长34.46%,实现利税24.5亿元,增长39.56%,盈利企业盈利额14.35亿元,增长22.86%,亏损企业亏损额0.75亿元,下降65.6%,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3.6亿元,增长43.1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7.73亿元,增长44.83%。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创历史新高,达138.22点,比上年提高32.98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8.17%,比上年提高0.9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7.83%,比上年下降4.15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1.96次,比上年加快0.24次,成本费用利润率6.94%,比上年提高0.46个百分点。

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5.66亿元,比上年增长29.5%。全市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141个,比上年增加7个,其中,亏损企业8个,实现利税总额2.83亿元,增长14.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41.3万平方米,增加18.7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51.8万平方米,增加16.5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3年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房地产投资和工业投资增长的推动下,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84.41亿元,增长36.39%,比上年增幅提高13.86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7.6亿元,增长30.67%;更新改造投资24.55亿元,增长64.83%;房地产开发投资13.04亿元,增长53.25%;其他投资3.70亿元,增长175.28%。全市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峨眉铝业15万吨电解铝、德胜公司50万吨钢相继建成投产,乐山-菲尼克斯四期芯片工程、和邦公司20万吨联碱、峨眉铝业和德胜公司二期工程、新光硅业公司1000吨多晶硅等一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启动了肖坝、城南和通悦等片区建设,完成了6条城市主要道路和张公桥改造,长达3.75公里的滨江路通悦段已经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