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8 乐山市统计局

六、国内贸易

全年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11852万元,比上年增长10.7%。 分城乡看,城市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28710万元,增长11.7%,县及县以下零售额283142万元,增长9.6%,比城市市场低2.1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消费品零售额109515万元,增长8.8%,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比重为17.9%,非国有经济零售额502337万元,增长11.1%,所占比重为82.1%,尤其是私营经济增势明显,增长63.9%,个体经济占消费品市场份额大,达42.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为323501万元,增长7.9%,餐饮业零售额68732万元,增长27.8%,居各行业零售额增幅之首,高于零售额平均增幅17.1个百分点,制造业零售额为54132万元,增长10.2%。居民购买住房零售额增幅加大,2000年全市居民购买住房实现零售额12028万元,比上年增长2倍多。从商品销售的种类来看,电脑和通讯器材销势较好。

七、对外经济

2000年,对外经济工作坚持“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的方针,大力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拓展开放领域,全方位推进对外开放,外汇出口创汇持续增长,招商引资工作成绩显著,外资企业蓬勃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进一步加强。全市进出口总额突破2亿美元大关,达25256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92.7%,其中,进口总额11760万美元,增长93.8%,出口总额13496万美元, 增长91.8%。在出口商品中,电子元器件的出口额居于首位。

全年新审批“三资”企业10家,合同外资2233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12983 万美元。逐步形成了以电子元器件、铁合金、皮革服装、医药原料等为龙头的出口拳头产品。全年向海外输出劳务1295 人次。

对内开放成效显著。成立了投资招商服务中心,全年国内招商引资完成项目签约187项,履约175项,协议引进资金38.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3.7 亿元。我市先后缔结了25对国内友好城市,并加强了与杭州市、中山市、佛山市等友好城市的经济合作。

旅游事业发展较快。不断开发旅游资源,沙湾大渡河漂流、峨眉山天颐温泉香都、市中区乡村旅游等项目相继推出,峨边黑竹沟和沙湾美女峰——石林分别被批准为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加快了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的步伐,积极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活动”,旅游产业方兴未艾。全年接待旅游者468.7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3%, 其中,海外游客3.58万人次,增长5.3%,国内游客465.13万人次,增长27.5%, 旅游创汇744.97万美元,旅游收入21.77亿元。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秩序稳定,进一步发展和规范保险、信托、证券业,扩大了融资渠道,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2000年末,金融机构539个,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23707万元,比年初增加132266万元,增长9.5%,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60079万元,比年初增加36919万元,增长16.5%,贷款余额1650038万元,比年初增加60328万元,增长3.8%,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4456658万元,比上年增长19.4%,现金支出4508775万元,增长16.7%,收支相抵,净投放现金52117万元。

保险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全市承保金额1729930万元,比上年增长8.7%,保费收入26029万元,增长15.8%,全年处理各种赔案支付额8729 万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完成科技“百亿工程”任务,推动技术创新工作,加强科技计划管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争创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工作启动,与中科院建立“院地科技合作”关系,技术市场和专利申请代理取得新进展。科技兴川“千亿工程”实现产值80亿元,其中,科技产业实现产值18亿元,科技成果推广实现产值62亿元,市科技“百亿工程”完成总产值增长100亿的目标。全年下达科技计划96项,其中重点研究项目35项,“星火计划”16项,成果推广计划11项,全年完成市级以上科技成果鉴定16项,科技成果登记32项,评出市科技进步奖25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2项。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2215万元,组织企业参加了在西安举行的第九届全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大会,5个项目评为大会金牌,峨眉医药包装股份有限公司的玻璃拉管系列产品获比利时48届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大发明与新技术大会金奖,“水稻抛秧”栽培技术,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市省级区外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9家。专利新续代理105项,授权45项。

教育事业持续稳步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中等教育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完成了市技工校、省商贸校乐山分校并入乐山工业学校的工作,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乐山师范学院和成都理工学院乐山分院挂牌成立。乐山一中新校选址市中区通江镇王河村。“普九”和扫盲工作进一步巩固提高。全市小学1501所,招生数47175人,在校学生272151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5%, 上学缀学率为1.01 %, 普通中学264 所,招生数51350人, 在校学生141359人,高考硬上线3269人,上线万人比为9.5,在全省居第6位,聋哑学校1所,在校学生76人。幼儿园226所,在园幼儿43712人。2000年峨边“普九”通过省政府评估验收,至此,全市有10个区市县完成“普九”任务,“普九”人口覆盖率达96.5%。中等专业学校9 所,招生数3137人,在校学生12191人,职业中学13所,在校学生4693人,技工学校11所, 在校学生997人。全市大专院校招收大专生2178人,在校学生4238人,毕业学生894人。成人高等教育学校在校学生数1500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435人,成人初等学校在校学生1374人。教育为经济服务“一条龙工程”成效明显,受训农民家庭人均增收155元。全市创建了12所素质教育示范学校。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实施精品战略,文艺创作演出硕果累累,群众文化活动方兴未艾。舞蹈《创造者》、《彝寨阿妹》在省舞蹈大赛中获创作、表演一等、二等奖共四项将,戏剧小品《灯光》在全国少年儿童电视节目评比中获二等奖,峨眉山市建成全国文化先进县,井研县分全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民间书画艺术之乡”,标志着我市文化创建活动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联合国城市管理项目乐山历史文化古迹保护前期工作已顺利完成。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1个,公共图书馆7个,藏书26万册,剧场影剧院4个,博物馆6个。年末有无线广播电台3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2.5%,通广播的乡217个,无线电视台3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0.9%,通电视的乡220个,有线电视用户22.5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