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8 乐山市统计局

城乡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医疗条件有所改善,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市卫生机构550个,其中:医院67个,卫生院233个,卫生防疫站12个,妇幼保健院11个,卫生机构床位10305张,其中:医院6861张,卫生技术人员11041人,其中医生5503人,护士1154人。全市婴儿死亡率20.5‰,比上年下降7.1个千分点,村设置的医疗点2059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197人。全市初保达标乡镇128个,地方病、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急性传染病发病率由1999年的257.32/10万下降为2000年的170.38/10万,消灭了脊髓灰质炎,疟疾发病率比上年下降47.5%,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新进展,有效地控制了霍乱等烈性传染病的流行。承担的科研项目《四川省消灭丝虫病的技术措施及推广运用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体育事业取得新突破。全市认真贯彻执行《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掀起了全民健身新高潮,被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建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在全市建起13条“全民健身路径”和11个“国民体质测试站”。创立了4所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农村体育、老年人体育全面发展。峨眉山市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市中区泊水街被评为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峨眉山市桂花桥镇被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乡镇”。参加全国比赛获金牌3枚、银牌6枚、铜牌8枚,参加省比赛28项次,获金牌42枚、银牌48枚、铜牌26枚。有9人被输送到省优秀运动队,今年《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全市的施行面达100%,合格率达96%。

十一、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 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2000年全市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85669万元,比上年增加14683万元,增长8.6%,在岗职工平均工资7434元,比上年增加908元, 增长13.9%。据对市中区居民和全市农民纯收入家计调查资料表明, 200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217元,比上年增加269元,增长5.4%, 人均消费性支出4752元,增加295元,增长6.6%,其中,食品消费支出1940元, 占消费性支出的40.8%,比上年下降4.8个百分点,衣着消费593元,占消费性支出的12.5%, 交通通讯消费332元,占消费性支出的7.0%,教育娱乐消费620元,占消费性支出的13.0%。农民人均纯收入2154元,比上年增加82元, 增长4.0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1元,比上年增加80元,增长4%, 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1646元,其中,食品消费944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57.4%。

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21877万元,比上年末增长7.0%,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47046万元,增长8.1%,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74831万元,增长3.7%。

十二、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

环境质量状况明显改善。1999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量9684万吨, 工业废水处理量7294万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4981215万标立米,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99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70%,工业废气处理率为5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率为50%。环境噪声达标面积56平方公里。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救灾救济工作成绩显著。年末全市拥有社会福利院4个,社会福利院床位445张,收养人员342人,有敬老院113所,拥有床位1344张,收养人员达881人。全市共有城镇低保人数达4789人,年开支保障金411万元,农村低保人数达8891人,年开支保障金55万元,城镇社区服务设施数57个,从业人员198人,农村社会保障网络数进一步扩大。社会救济对象144139人,比上年增加3237人,其中,城镇救济对象33255人,农村救济对象110884人。城镇安置失业人员就业人数达8703人。正式启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达7582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