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内江市统计局 2009年2月17日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实现新跨越,建设新内江”的总体要求和“每年有新变化、三年上大台阶”的奋斗目标,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特大地震等困难,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8.28亿元,比上年增长15.0%,经济总量再创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7.84亿元,增长5.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62.03亿元,增长20.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7.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8.41亿元,增长12.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5.8%。三大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5∶49.2∶29.3调整为20.0∶53.7∶26.3,产业结构保持“二、三、一”模式。 民营经济继续快速发展。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65.12亿元,增长19.6%,占GDP比重达54.3%,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新增就业人数增多。2008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5243人,增长6.0%。年末实有登记失业人员1573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下滑压力加大;农村和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节能降耗减排压力大;重大项目储备不足;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等。 二、农业 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5.94亿元,比上年增长5.3%。 种植面积增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2.1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32万公顷;油料播种面积4.43万公顷,增加0.45万公顷;蔬菜播种面积4.71万公顷,增加0.17万公顷。 粮食抗灾增产。2008年,内江农业生产虽遭受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全年粮食总产量仍达到155.13万吨,增长5.8%,其中:水稻59.79万吨,增长13.3%;玉米35.67万吨,增长4.6%。 渔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水产养殖面积1.05万公顷,增长1.6%;水产品产量8.67万吨,增长13.7%。 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467公顷,其中:本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新增人工造林667公顷,新封山育林800公顷。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2008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44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36万亩;新建渠道38.6公里,解决了11.37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集中供水站54处,分散供水工程9704处,砖(石)砌囤水田3.12万亩,新建及改造山平塘1275口。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495户,比上年净增52户。全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707.21亿元,增长33.0%,规模工业增加值237.66亿元,增长29.6%。五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586.93亿元,78户重点企业实现产值503.15亿元,分别占规模工业的83.0%和71.1 %。 工业经济效益较好。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62.2点 ,比上年提高59.3点。总资产贡献率为30.9%,比上年提高10.7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6.57万元/人,比上年增长24.8%;产品销售收入704.49亿元,增长48.4%;盈亏相抵后的净利润30.55亿元,增长73.5%;利税总额77.48亿元,增长90.5%。 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市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127个,实现利税总额3.26亿元,增长26.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73.96万平方米,增加16.45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41.13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85亿元,增长51.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68.42亿元,增长91.7%;更新改造投资66.15亿元,增长44.9%;房地产开发投资26.60亿元,增长30.4%。 国有投资加速。国有投资64.99亿元,增长速度由上年的下降3.0%提高到增长85.3%,国有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30.7%上升为37.6%,提高了6.9个百分点。 投资重点突出。在强力实施以工业为主导战略带动下,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完成工业投资62.10亿元,增长38.8%,工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35.9%。工业投资中,5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375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08个,占工业施工项目的82.1%,完成投资59.42亿元,增长46.2%。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市新签且履约项目292个,实际到位域外资金138.28亿元,增长119.6%,其中引进省外资金108.81亿元,增长155.4%。到位域外资金中,工业生产性项目投资97.21亿元,增长133.7%,占到位资金总额的70.3%。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公路建设进程加快。全年交通建设项目投资完成5.36亿元,比上年增长31.7%。建成通乡、通村公路共计1013公里,其中水泥路 531公里,油路 175公里,泥结碎石路289公里,块石路18公里。建成16个乡镇客运站,完成12个农村客运码头的建设,完成农村渡改桥9座649延米,完成公路安保工程95公里,整治公路危病桥448延米。截至年末,全市公路管养里程达 9628公里(不含150公里高速公路),其中,等级公路 3715公里。国、省道好路率为81.8%,县道好路率为 66.7%。 运输业稳定发展。全年客运量12363万人次,旅客周转量319455万人公里,分别增长13.9%和20.7%;货运量5185万吨,货物周转量207274万吨公里,分别增长25.4%和35.4%。 邮电通信业继续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主营业务收入10.66亿元,增长12.7%。2008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到69.3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27.49万户,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29.99部,比上年增加4.6部。 六、贸易、外经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73亿元,增长21.2%,增速创1998年以来新高。分地域看,城乡市场分别实现零售额94.85亿元和44.88亿元,分别增长20.9%和21.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05.71亿元,增长20.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1.22亿元,增长25.2%;其他行业零售额2.8亿元,增长19.5%。分经济类型看,非公有制经济实现零售额129.67亿元,增长22.6%,占市场的份额为92.8%;公有制经济实现零售额10.06亿元,增长5.4%。 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6835万美元,增长34.8%,其中:出口总额15402万美元,增长37.4%;进口总额1433万美元,增长11.7%。全市获权企业230户,其中:新批获权企业33户,实际利用外资3500万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