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8 广元市统计局

2001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人民政府带领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推进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克服了历史上罕见的自然灾害和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发展总体趋缓给我市带来的种种压力,在农业遭受重大自然灾害而大幅减产的情况下,国民经济总体上仍保持增长趋势,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企业扭亏成效显著,市场运行平稳,对内开放成效显著,城镇居民收入增加,社会稳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慢于全国全省,自然灾害造成农民减产减收,财政收支矛盾愈加突出,就业压力仍然较大。

一、综合

我市国民经济在大灾之年,仍然实现了持续稳定发展。据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实现87.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05亿元,下降8.6%;第二产业增加值23.65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32.19亿元,增长8.0%。国民经济各产业结构比例主要因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而发生了变化:第一产业占36.5%,比上年下降3.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26.9%,比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36.6%,比上年上升2.6个百分点。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为5859元/人,比上年提高2.4%。

二、农业

2001年,我市继续坚持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实施科技兴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进一步调整种养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由于遭受长时间、大范围、高强度的干旱和后期瀮雨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农业减产减收,部分农民生活出现暂时困难。据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8.26亿元,比上年下降13.2%。

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粮食面积减少、经济作物、蔬菜面积增加。由于受灾严重,虽然各级党委、政府和全市人民奋力抗灾自救,恢复生产,但粮食、油料、药材、水果等主要作物产量仍然减产幅度很大,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种植业产值实现22.85亿元,比上年下降25.7%。

林木营造、抚育及管理得到加强。由于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74万公顷,增长7.3%,其中:飞播造林2.13万公顷。封山育林8667公顷,中幼林抚育1万公顷,营造经济林1927公顷,林业资源管理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年末森林覆盖率达到40.3%。但主要林产品及竹木采伐量下降,全年实现林业产值4.59亿元,比上年下降8.1%。

畜牧业稳中略降。全年虽受干旱缺水及饲料短缺影响,仍然出栏生猪253.6万头,仅比上年下降4.2%,年末存栏212.2万头,下降5.1%;羊出栏36.7万只,下降8.3%;禽兔出栏2015万只,增长0.6%;肉类总产量达到22.5万吨,下降2.6%。牧业总产值实现20亿元,下降0.7%。

渔业生产快速发展,规模养殖不断扩大。积极利用水域资源发展水产养殖,白龙湖及大、中、小型水库、塘堰等养殖规模扩大,品种增多,全年水产品产量达到11270吨,比上年增长22.5%,渔业产值达到8201万元,增长22.8%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当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6.24万亩,节水灌溉面积3.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99.2平方公里,新建机耕道444.4公里。年末农机总动力75.34万千瓦,其中:排灌动力机械15377台、16.14万千瓦。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量)8.8万吨,减少6.9%。农村用电量1.41亿千瓦小时。

扶贫开发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共投入扶贫资金27302万元,比上年增长3.1%,“三大扶贫工程”开始启动,共启动94个村的新村扶贫工程,400户贫困户移民搬迁;启动了21个旱山村集雨节灌工程和7个县区的退耕还林还草等产业化扶贫试点项目,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夯实了增产增收基础。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增强,外来企业已开始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我市工业经济走出了长期持续低谷徘徊的状况,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创近年来最好水平,实现了十多年来的首次盈利。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7.11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其中轻工业产值8.79亿元,增长6.6%;重工业产值18.34亿元,增长23.5%;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产值19.67亿元,增长16.9%,国有工业11.51亿元,占总产值的42.46%;集体工业1.18亿元,占4.35%;股份合作工业0.17亿元,占0.66%;股份制工业10.12亿元,占37.3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3.98亿元,占14.68%;其他经济类型工业0.13亿元,占0.48%。在总产值中,新产品产值1.57亿元,占5.79%。

工业经济运行整体质量明显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55.73%,比上年上升了21.8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98亿元,比上年增长16.43%,销售收入23.25亿元,增长16.44%;利润总额由上年的亏损9025万元,转为盈利616万元;亏损面为28.74%,比上年下降12.64个百分点;亏损额8068万元,下降42.3%,减亏5908万元,其中:国有企业亏损额为4825万元,占全部亏损额的59.8%,比上年减少5467万元。

招商引资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2亿元,比上年增长44.1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3.4%,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2.8%,其盈利额达到4827万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盈利额的55.58%,利税总额达到8011万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9.01%,增长63.89%。

全市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14亿元,比上年下降22.47%;完成增加值1.55亿元,下降23.27%;完成房屋施工面积126.65万平方米,施工房屋竣工面积55.29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下降12.55%和36.40%。

四、固定资产投资

由于重点工程陆续完工,全社会投资规模总量比上年有所减少。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27.76亿元,比上年下降4.36%,其中:国有经济投资11.89亿元,下降24.73%;集体经济投资3.16亿元,增长1.98%;城乡居民个人投资5.71亿元,下降6.24%;其他经济投资6.90亿元,增长83.02%;按投资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投资13.60亿元,下降2.37%;更新改造投资3.58亿元,下降5.74%;房地产开发投资1.42亿元,下降22.80%。

不含农村集体和城乡私人的当年新增固定资产11.14亿元,房屋竣工面积51.5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31.88万平方米。

全市重点工程项目进展顺利:四川启明星铝业有限公司一期扩建工程投产,农村电网一期改造结束,宝珠寺水电站、兰渝输油管道顺利完工,绵广高速公路瓷窑铺至沙溪坝段竣工通车,沙溪坝至金子山段高速公路、剑阁至金子山、青川至金子山快速通道进展迅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