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1-17 四川省统计局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坚持爱国、团结、繁荣和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迎接新世纪的主题,着力繁荣民族优秀文化,实施“精品战略”,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成功地举办了第五届中国艺术节和第四届中国四川国际电视节。其中第五届中国艺术节接待各方嘉宾、参演团体近5000人,正式参演剧目32台,祝贺演出剧目16台,开幕式大型演出和闭幕式交响音乐会52台。我省精心准备的川剧、舞剧、话剧在艺术节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一致好评。艺术节期间,还组织了全国文化工作座谈会、中国艺术节研讨会、第七届文化奖颁奖座谈会等艺术研讨、交流活动,促进了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艺术创作取得好成绩。川剧《死水微澜》、舞剧《远山的花杂》、话剧《船过三峡》分别获文化部第七届文化大奖和中宣部、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走向新的繁荣。年末,全省艺术表演团体100个,公共图书馆126个,文化馆170个,博物馆45个,档案馆254个,其中专门档案馆19个。全省有广播电台67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7座,节目74套,广播人口覆盖率86.3%,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电视台34,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3035座,节目38套,电视人口覆盖率87.4%,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年内摄制电影故事片3部、寻制广播剧35部40集,电视剧22部252集。全省地方报纸出牌95种,总印数11.1亿份,杂志版289种,总印数4560万册;图书出版4528种,总印数31557万册。

城乡医疗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初级卫生保健,预防保健,中医药事业又有新进展。年末,全省卫生机构13878个,床位19.1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5.1万人。其中,医生12.5万人,护师、护士5.6万人,均比上年有所增长。

卫生行业积极开展创“百佳”活动,全面抓好各项卫生工作。农村卫生“三项”建设顺利进行,民族卫生得到加强,儿童计划免疫建卡率保持在98%以上,地方病、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治,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全年新增卫生城市3个,新建卫生村965个,城市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69%,妇幼保健覆盖面扩大,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体育事业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取得显著成绩,1997年,我省共有448名选手预选出线参加八届全运会,出线率达69.9%。运动会上,共夺得金牌12.5枚、银牌20.5枚、铜牌18枚,其中6人28次超4项世界纪寻,9人25次超6项亚洲纪录,8人10次创7项全国纪录,团体总分名列第七位,圆满实现了“保八争七”的目标任务。全年《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我省的实施面达到97%,达标率提高到94%。

十一、人口与就业

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坚持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国策,生育政策稳定,控制人口增长取得新的成绩。据1997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全年出生人口132.2万人,人口出生率15.75‰,比上年低0.9个千分点;死亡人口58.8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0‰;人口自然增长率8.75‰,全年净增人口73.4万人,年末总人口8429.9万人。

用工制度改革逐步深化,从业人员继续增加。年末,城镇从业人员794.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万人;全部职工人数687.5万人,比上年减少0.8%;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95.4万人,增长18.1%。全年安置失业人员就业17万多人;企业合同制职工378.6万人,占企业职工总数的77.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但由于部分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停产、半停产企业下岗职工继续增多,城镇就业矛盾突出。据劳动力抽样调查,全省下岗职工比上年增多,调查失业人员增加。

社会保障制度继续发展和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继续扩大。全省参加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的城镇企业(不含由国家换行业统筹的企业,下同)2.5万户,参加统筹的退休职工107万人。年底,全省已有163个县(市、区)实现了工伤保险费用社会统筹;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办法已在全省开展。失业保险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的2.7万户,职工413万人。生育保险已在106个县(市、区)实行了社会保险一体化,比上年增加20个县。年末全省农村建立社会保险网络的乡(镇)1583个;城镇社区服务设施数10284个,国有福利单位床位8824张,收养人数6046人。

十二、人民生活与环境保护

城乡居民收支继续增加。1997年,全部职工工资总额389.8亿元,比上年增长9.8%,职工平均工资5800元,名义增长1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63元,增加340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5%;人均消费性支出4093元,增加360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4.3%。其中,食品消费支出2009元,占49.1%,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逐步转变。

据全省40个县抽样调查,1997年农民人均纯睡入1681元,比上年增加222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3%;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1441元,增加82元。其中,食品消费899元,比重由上年的64.3%下降到62.4%,农民生产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

居民储蓄继续增加。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41.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5%。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05.1亿元,增长16.6%;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36.5亿元,增长24.3%。

环境保护着力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两大举措,加大长江上游重点城市、重点流域地区污染防治和自然生态保护,环保宣传教育更加广泛深入,环境法制建设加强,环境科技取得明显成效。1997年,全省自然保护区已达50个,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021个,建成烟尘控制区65个,环境噪声达标区14个。全省各地举行各种“六.五”环境纪念活动79次,参与活动的工矿企业500多个,学校300多所;开展了“保护资源,永续利用”为主题的四川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青少年学生和广大群众的环保教育有所加强。

以成都市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为重点项目的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展顺利,成绩显著。府南河综合整治已完成投资27.8亿元,治理工程提前完工,城市环境得到改善。此外,成都市三瓦窑第一期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已顺利完成,达到处理污水10万吨的设计要求。全省实施绿色工程规模项目已竣工19项,完成投资6.7亿元,完成了亚丁等1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申报评审工作,建立了三台县、绵竹县和遂宁市中区省级生态示范区,最大的温江──郫县──都江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已正式启动,总面积达1922平方公里。截止年底,新批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