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7 百色市统计局

一批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实现新开工;华银氧化铝一期、平果铝氧化铝三期、坛洛至百色高速公路和右江那吉航运枢纽工程等续建重大项目进度加快,百色水利枢纽等项目部分投产,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加快,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投资力度明显加大。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23亿元,比上年增长15.42%。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1.89亿元,增长15.17%;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44.34亿元,增长15.4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实现零售额10.71亿元,增长5.96%;集体经济实现零售额5.76亿元,增长21.62%;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3.04亿元,增长19.61%;个体经济实现零售额34.08亿元,增长14.73%;股份制经济实现零售额2.08亿元,增长1.15倍;其他经济实现零售额0.56亿元,下降15.25%。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7.76亿元,增长16.28%;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03亿元,增长13.45%。

从商品主要类别看,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中,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6.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3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0.59亿元,增长44.46%;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1.94%;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3.8%;家具类增长1.95倍。

六、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25亿美元,增长75.05%。其中,出口1.21亿美元,增长74.4%;进口2.04亿美元,增长74.9%。实现贸易逆差0.83亿美元。

与东盟各国、港澳台及各省区市的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积极对越南、文莱、新加坡、缅甸等东盟国家的宣传推介,与越南高平省达成全面开展友好合作的十点共识,双边经贸合作取得重要进展。与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对接和经贸合作进一步加强,与广州市签订《“十一五”时期广州—百色友好协作协议书》,推动扶贫协作向全面经贸合作发展。与北京市怀柔区结成友好市区关系,推动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41万元,下降74.8%,市外境内到位资金80.6亿元,增长25.3%。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增加值13.15亿元,增长15.0%。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23.24亿吨公里(不含铁路),增长34.98%;完成旅客周转量24.63亿人公里(不含铁路),增长19.76%。

全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万吨,比上年下降26.67%。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3.64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11%。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1.98万辆,增长22.18%。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1.73亿元,比上年增长22.4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37亿元,增长19.17%;电信业务总量21.0亿元,增长22.55%。全年新增局用交换机(含接入网设备)5.64万门,总容量达到91.45万门。新增固定电话用户3.22万户,年末达到61.32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36.65万户,农村电话用户24.67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3.1万户,年末达到67.4万户。年末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28.72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6.32万户。

全年接待过夜境外旅游者人数1.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9.2%。其中,外国人1.08万人次,增长82.5%;港澳游客0.21万人次,增长62.7%;台湾旅客0.16万人次,增长16.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10.22万美元,增长72.17%。全年国内游客人数501.95万人次,增长23.98%。国内旅游总收入18.83亿元,增长23.58%。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19.24亿元,增长21.46%。

八、金融、保险

金融业增加值99.93亿元,增长14.4%。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07.28亿元,比年初增长17.4%;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55.31亿元,比年初增长27.8%。

全年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3.6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55亿元,增长38.3%;寿险业务保费收入2.05亿元,增长2.3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0.58万人,在校生1.86万人,毕业生0.45万人。普通高中招生1.81万人,在校生4.78万人,毕业生1.47万人。普通小学招生5.84万人,在校生32.12万人,毕业生5.42万人。全市所有县(区)全部达到自治区“普九”验收标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得到落实,受益学生45.74万人。百色学院和百色技术学院先后成立并正式招生。

年末全市城镇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88万人,减少6.46%。市以上科技成果20项,签订技术合同45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4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2个,文化馆、艺术馆13个,博物馆、文化管理所15个。全市报纸出版量2015万份;期刊出版量1.56万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86.0%,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70.6%。

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66个(不含诊所),妇幼保健院(所、站)13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0个。全市医疗机构床位总数为7212张。卫生技术人员7769人,注册护士2676人。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422人。乡镇卫生院156个;乡镇卫生院床位数1651张;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200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721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县4个。全年全市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人数1.24万例,报告死亡76人;报告传染病发病率348.731/10万,死亡率2.131/万。

在参加各项重大比赛中,百色体育健儿在国际比赛中获1枚铜牌,在全国比赛获12枚金牌,4枚银牌,9枚铜牌。在全区比赛获59枚金牌,54枚银牌,50枚铜牌。1人2次破全国纪录。体育基础设施和群众运动场所增加,群众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人民体质不断提高。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总人口378.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5万人,出生率为12.99‰;死亡人口2万人,死亡率为5.15‰;自然增长率为7.84‰。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6.5。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110元,增长1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87元,增长22.41%。

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93元,增长10.3%。其中,食品类支出476.9元,与上年基本持平;衣着类支出59.9元,增长7.0%;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支出82.1元,增长19.2%;医疗保健类支出101.9元,增长4.1%;交通和通讯类支出175.9元,增长19.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支出169.2元,下降1.4%;居住类支出370.6元,增长26.2%;其他商品和服务类支出56.4元,增长36.9%。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753元,增长10.5%。其中,食品类支出2443.2元,增长6.32%;衣着类支出362.05元,增长8.6%;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支出319元,增长9.44%;医疗保健类支出370.4元,增长29.2%;交通和通讯类支出710.6元,增长29.7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支出726.03元,下降6.2%;居住类支出663.2元,增长16.4%;其他商品和服务类支出158.53元,增长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