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百色市统计局 2007年4月25日 2006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的工作部署和把百色建设成为以铝工业为主的广西新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强力推进工业立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开放与合作,全市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态势,为“十一五”开好头、起好步迈出稳健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达到293.63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36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46.61亿元,增长22.3%;第三产业增加值80.14亿元,增长11.5%。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2.9%、49.8%和27.3%。第二产业比重上升5.6个百分点,第一、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3.8和1.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55%、68.89%和23.56%。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7799元,增长13.3%。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9%。从商品大类看,八大商品呈现“七涨一降”格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2%,食品类上涨3.2%,居住类上涨3.7%,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上涨6.5%,烟酒及用品类上涨1.4%,交通和通讯类上涨2.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3.3%;衣着类下降2.5%。 年末全市单位从业人员17.55万人,比上年下降1.35%,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7877元,增长17.0%。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1%,控制在预期目标。年末安排下岗失业人数3789人,增长6.97%。 全年财政收入40.08亿元,比上年增长23.8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0.19亿元,增长32.57%。各项税收收入31.27亿元,增长20.1%。一般预算支出49.20亿元,增长31.71%。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村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农民增收渠道不多,农村贫困面还比较大;企业综合竞争能力比较弱,强优企业不多,知名品牌稀缺,产业链短,产业集群未能形成;经济增长方式仍比较粗放,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就业、社会保障、扶贫开发任务还比较艰巨等。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1.49万公顷,比上年减少4684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04万公顷,减少584公顷;甘蔗种植面积6.49万公顷,增加6597公顷;蔬菜种植面积9.77万公顷,减少298公顷;桑园面积4086公顷,增加1462公顷;烤烟种植面积0.95万公顷,增加858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110.56万吨,比上年减少1.32万吨,下降1.18%;油料产量0.97万吨,下降6.24%;甘蔗产量358.18万吨,增长0.28%;蔬菜产量183.95万吨,增长1.27%,烤烟产量1.6万吨,增长26.27%;水果产量38.94万吨,增长0.79%,其中荔枝产量0.63万吨,下降6.07%;龙眼产量1.1万吨,下降6.27%;香蕉产量10.77万吨,增长1.91%。 肉猪出栏302.47万头,增长3.65%;肉牛出栏21.63万头,增长5.45%;肉羊出栏43.35万只,增长4.84%;家禽出栏2901.4万只,增长6.93%。全年肉类总产量28.76万吨,增长4.16%。其中,猪肉产量21.65万吨,增长3.42%;牛肉产量1.86万吨,增长5.61%;羊肉产量0.61万吨,增长8.4%;禽肉产量4.36万吨,增长7.07%。牛奶产量0.12万吨,增长9.22%。蚕茧产量0.19万吨,增长1.94倍。水产品产量4.88万吨,增长12.49%。 全年木材采伐量109.68万立方米,增长21.08%,松脂产量0.6万吨,增长17.58%。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75.2万千瓦,下降0.01%。有效灌溉面积10.84万公顷,下降0.01%,其中,实灌面积8.32万公顷,增长0.3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23.16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7.56亿元,增长22.1%;产品销售率96.8%;工业新产品产值0.44亿元,增长12.81倍;工业品出****货值43.58亿元,增长62.16%。 从主要行业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3.73亿元,增长8.7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10.51亿元,增长43.4%;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49.35亿元,增长29.2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3.22亿元,增长34.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3.13亿元,增长30.66%;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63.02亿元,增长14.53%。 发电量51.66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49%;水泥产量200.95万吨,增长11.7%;成品糖产量30.77万吨,下降12%,机制纸及纸板产量18.27万吨,增长14%,原油加工量产量28.64万吨,下降20.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53.78,提高20.71点;主营业务收入196.22亿元,增长31.01%;利税总额40.89亿元,增长24.5%;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26.73亿元,增长28.19%。 从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利润1.78亿元,下降16.92%,其中制糖业利润1.76亿元,下降16.04%;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22.41亿元,增长38.21%;电力行业实现利润1.37亿元,下降11.61%。以上三个行业利润合计25.5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95.61%。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2.97亿元,比上年增长28.8%。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0.32亿元,下降37.25%;上缴税金0.18亿元,下降30.7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9.92亿元,比上年增长42.3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25.35亿元,增长47.26%。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178.47亿元,增长41.8%;更新改造投资23.19亿元,增长56.9%;其他投资2.38亿元,增长10.7%;房地产开发投资21.29亿元,增长1.07倍。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从投资主体看,国有单位投资148.62亿元,比上年增长28.49%;非国有单位投资76.73亿元,增长1.05倍,其中民间投资123.48亿元,增长53.96%。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1.43亿元,增长31.74%;第二产业投资107.03亿元,增长64.69%,其中工业投资106.67亿元,增长64.28%;第三产业投资106.89亿元,增长34.69%。 商品房竣工面积59.37万平方米,增长1.22倍。商品房销售额12.32亿元,增长71.35%,其中住宅销售额11.4亿元,增长77.29%。房地产业增加值9.21亿元,增长15.0%。 年内新建公路531.03公里,新增发电机组容量8.99万千瓦,新型干法水泥56万吨,投资新增生产能力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