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亿元 20.35 4.8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 亿元 4.99 26.1 其中:轻工业 亿元 29.33 14.4 重工业 亿元 23.87 82.9 全年全市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分别完成工业产值3.47亿元、71.63亿元、0.32亿元,分别增长1.67倍、1.12倍和2.4倍,三种经济类型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41.1%,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为57.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35.3%。 全年全市食用植物油、糖、钢铁、饲料和磷酸等五大行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36.65亿元,增长53.5%,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74.4%,五大行业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为 68.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41.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产值超亿元企业27户,实现工业总产值160.97亿元,增长64.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7.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55.6%。 全年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工业企业比上年增加14家。全年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总资产161.57亿元,增长51.5 %,其中固定资产77.10亿元,增长66.7%。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7.27亿元,增长65.8%;实现利税13.63亿元,增长49.5%,盈亏相抵实现利润10.28亿元,增长49.9%;经济效益综合指数高达319.6%,居全区首位,同比提高69.5个百分点。 表4 200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 品 名 称 单 位 产 量 比上年增减(%) 铁矿石原矿量 万吨 69.78 62.3 原盐 万吨 1.67 -17.6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10.97 536.7 精制食用植物油 万吨 58.04 22.8 成品糖 万吨 28.61 7.7 配混合饲料 万吨 17.37 62.6 发酵酒精 千升 21384 36.1 人造板 万立方米 15.81 163.6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2.16 0.7 磷酸 万吨 22.99 101.1 中成药 吨 3470 77.0 水泥 万吨 41.53 130.8 生铁 万吨 45.67 20668.1 粗钢 万吨 71.25 234.0 钢材 万吨 51.19 175.7 松香 万吨 4.66 38.4 全市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8.38亿元,增长11.2%。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36亿元,增长20.6%,其中建筑工程产值8.53亿元,增长0.7%。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4.95万平方米,增长36.9%;竣工面积104.69万平方米,增长131.5%。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5.80万元/人,增长37.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亿元,达到 103.53亿元,为2002年6.5倍, 同比增长50.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7.47亿元,增长41.1%;农村投资完成9.32亿元,增长1.57倍。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57.9亿元,增长16.8%;更新改造完成投资9.66亿元,增长62.5%;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6.41亿元,增长2.03倍。 全年全市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大建设项目61个,完成投资53.29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5 %。防城港发电厂一期2×60万千瓦机组工程、防城港20万吨级码头及配套航道工程、惠禹饲料蛋白(防城港)有限公司、广西上上糖业有限公司日榨甘蔗15000吨技改工程等已竣工投产;防城南站至企沙铁路、防城港13-17#、18-22#泊位工程、西湾航道工程、广西防城港海源酒业化工有限公司、沿海基础设施大会战一、二期工程等超亿元重大基建项目和广西农垦糖业集团有限公司防城分公司30万吨精制糖项目建设、防城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等重大技改项目顺利推进。 全年全市共有50万元以上投资施工项目574个,同比增加155个,增长36.9%,平均每个项目投资额1548万元,同比增加 160万元。在城镇50万元以上投资中,分产业投资情况看,第一产业投资1.80亿元,增长46.3%;第二产业投资38.65亿元,增长16.3%;其中工业投资37.42亿元,增长14.6%;第三产业投资31.83亿元,增长43.9%。一、二、三产业投资比重分别为2.5%、54.4%和43.1%,第二产业投资比重最大,而第三产业投资发展势头最好。 全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4.42亿元,增长32.0%。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6.41亿元,增长2.03倍,实现了翻番增长,增速居全区首位。其中,住宅投资完成6.95亿元,增长1.76倍。全年商品房屋施工面积70.85万平方米,增长31.3%,其中住宅62.39万平方米,增长37.0%;竣工面积10.75万平方米,下降18.8%,其中住宅10.09万平方米,下降16.7%;商品房销售面积29.04万平方米,增长88.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占94.1%;商品房销售额5.08亿元,增长1.24倍,其中住宅销售额占85.9%。 全年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港口码头泊位5个,港口吞吐能力1288.5万吨;发电机组容量120万千瓦;年加工大豆150万吨,年产饲料蛋白120万吨。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30亿元,达到30.84亿元,增长18.4%,增速同比加快3.9个百分点,增幅为十二年以来最高水平。分地域看,城市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16亿元,增长19.8%;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67亿元,增长16.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实现零售额1.65亿元,增长17.3%;集体经济实现零售额2.12亿元,增长16.6%;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2.23亿元,增长13.6%;个体经济实现零售额22.78亿元,增长18.0%;股份制经济实现零售额1.39亿元,增长39.0%;港澳台、外商投资和其他经济实现零售额0.67亿元,增长22.1%。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5.35亿元,增长19.4%;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60亿元,增长19.4%。分规模看,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和星级住宿餐饮企业实现零售额3.76亿元,增长20.2%;限额以下批发零售贸易和星级住宿餐饮企业和个体户实现零售额25.19亿元,增长19.3%。分商品类别看,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31.2%,日用消费品类增长62.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7.9%,金银珠宝类增长32.8%。 六、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 全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4.59亿元,创历年新高,为2002年4.2倍,同比增长41.8%。其中,出口1.95亿美元,增长68.2%;进口12.64亿美元,增长38.5%。在外贸出口中,按经营主体注册类型分,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0.22亿美元,私营企业出口额1.63亿美元,分别增长526.0%和63.8%。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1.24亿美元,增长64.3%;加工贸易出口0.15亿美元,全增;边境小额贸易出口0.57亿美元,增长 39.4%。按市场结构分,对东盟、美国、日本三大市场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达91.3%,其中对东盟出口1.60亿美元,对美国出口0.12亿美元,分别增长70.2%、13.4倍,对日本出口0.06亿美元,基本与上年持平。从进口商品类型看,大豆进口6.8亿美元,煤进口约4.0亿美元,各种矿砂、红木、橡胶分别进口0.5、0.4、0.3亿美元。全年边境贸易成交额75.12亿元,增长21.5%,其中出口23.29亿元,进口51.83亿元,分别增长56.6%和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