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7 防城港市统计局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2003年,我市以建市10周年和建港35周年为契机,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年共投入城市维护建设资金2.83亿元,增长1.31倍。年末城市建成区面积18.4平方公里,增长5.9%;城市道路面积212.8万平方米,增长27.96%;排水管道总长度102.41公里,增长2.44%;投入营运的城市公交车辆74辆,出租车99辆;全年城市供水总量1798万立方米,增长11.3%;全年城市液化石油气供应量9569立方米,增长87.7%;城市用水普及率和燃气普及率均达到100.0%。城市公共绿地面积56.63公顷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24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12.8%。

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新成绩。市区内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820万吨;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178万吨,增长6.12倍;工业烟尘去除量8266万吨,增长69.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89.35%。城市环境噪声达标面积19.1平方公里。全市各类自然保护区5个,其中国家级3个。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全年全市出生人口10774人,人口出生率为13.7‰;死亡人口3778人,人口死亡率为4.8‰;净增人口699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90‰。年末全市总人口78.85万人,增长0.69%。其中非农业人口20.05万人,占总人口的25.43%;农业人口58.80万人,占总人口的74.57%。在总人口中,男女性别比为120100;18岁以下人口占23.0%,18-35岁人口占34.4%,35-60岁人口占31.0%,60岁以上人口占11.6%。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1520元,增长10.28%;市区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833元,增长2.2%;人均消费性支出4834元,增长3.6%。农民人均纯收入2334元,增长7.9%;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609元,增长0.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6.0%,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8.9%。

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6.50万平方米,增长2.67%;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1.87平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95万人,增长7.92%;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05万人,增长18.22%;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61万人,增长26.22%。

社会福利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年共投入经费370万元,用于新建、改扩建和维修、完善社会福利基础设施,使全市社会福利院由上年的27个增加到38个,社区服务设施数由0个增加到20个。社会福利院有床位数941张,现收养有746人。全市低保救济14753人,发放低保金809万元。全年发放各种社会救济累计27.45万人次增长20.98%。

注: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总产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规定,从2004年1月起,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名称改为地区生产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