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建筑业生产较快增长,效益明显提高。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62.41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全区资质等级在四级及四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64亿元,比上年增长17.3%;上缴税金7.12亿元,增长13.2%。全年施工单位工程23849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9267个,分别比上年增长25%和20%;施工房屋建筑面积2845.7万平方米,增长15.4%;房屋竣工面积1277万平方米,增长1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实现新突破。继续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机遇,进一步加强投资和项目工作,积极培育多元投资主体,多渠道筹集建设基金,千方百计扩大投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800亿元大关,达8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561.93亿元,增长18.3%;城乡集体投资55.39亿元,增长4%;城乡居民个人投资207.92亿元,增长7.2%。在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372.41亿元,增长14.8%;更新改造投资105.51亿元,增长21.8%;房地产开发投资74.43亿元,增长33.9%;其他完成投资9.57亿元,增长9.9%。 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分行业看,第二产业投资明显增强,完成投资179.44亿元,增长46.5%,其中原材料工业投资33.64亿元,增长43.9%;机械电子工业投资12.82亿元,增长114%;轻纺工业投资34.57亿元,增长63.8%。第三产业投资374.54亿元,增长12.1%,其中房地产公用服务咨询业投资146.43亿元,增长26%;运输邮电通信业投资128.99亿元,下降4.8%。第一产业由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工程建设已基本完工,投入力度减弱,仅完成投资7.94亿元,比上年明显下降。 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65亿元,增长26.9%。开工建设了南宁至友谊关高等级公路、百色至罗村口高速公路以及平班水电站、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技改等17个自治区重点项目;全部或部分投产了南宁快速环道、广西边境公路、南宁市社会应急联动系统、区人民医院综合门诊楼、广西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等16项自治区重点工程。龙滩水电站、百色水利枢纽、平果铝氧化铝二期以及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一期工程)等续建项目工程进度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全年国债项目完成投资140.48亿元,比上年增长56.5%。总投资达20多亿元,共18400多个边境建设大会战项目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发电机组容量8.1万千瓦;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能力306.4万千伏安;新建铁路主线、正线交付运营里程38.5公里;新建公路2429公里;新增局用交换机容量49.1万门。 五、国内贸易 市场销售稳中趋升,新的消费热点逐步形成。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025.54亿元,比上年增长9.6%,增幅提高0.7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全年城市消费品零售额512.49亿元,增长10.7%;农村(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513.05亿元,增长8.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88.01亿元,增长9.4%;餐饮业零售额127.64亿元,增长13.2%;制造业零售额53.45亿元,增长13.6%;其他行业零售额156.44亿元,增长6.2%。分商品看,汽车、通讯器材、建筑及装璜材料、化妆品、文化办公用品等销售大幅增长,增幅分别达90.2%、66.7%、76.8%、28.5%、37%,明显高于其他消费品的增长水平,成为市场消费热点。 贸易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1-11月,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销售收入净额295.34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批发业增长1.2%,零售业增长10.4%;商品销售利润16.14亿元,增长32.7%;毛利率10.6%,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费用率10.1%,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4亿元,增长3.4倍,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贸易企业扭亏为盈,利润总额由上年同期亏损0.21亿元扭转为盈利1.18亿元;批发业实现利润总额3.86亿元,增长1.9倍。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形势明显转好。抓住加入WTO和世界经济有所好转的有利时机,认真落实鼓励和扶持外贸出口的各项政策措施,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着力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开辟新的出口市场,全区外贸出口摆脱了自2001年初以来下降的局面,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2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2%。其中,进口9.23亿美元,增长64.2%;出口15.08亿美元,增长22%。从出口企业看,各性质企业出口全面增长,其中,国有企业出口9.31亿美元,增长7.5%;外商投资企业出口3.07亿美元,增长26%;集体企业出口1.62亿美元,增长39%。从出口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10.56亿美元,加工贸易出口2.46亿美元,分别增长6.6%和31%。从出口产品看,机电产品出口2.94亿美元,增长30.8%;高技术产品出口0.22亿美元,增长71.2%。从出口市场看,除欧盟外,对其他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全面增长。其中,对美国出口1.57亿美元,对日本出口1.21亿美元,对东南亚国家联盟出口4.42亿美元,对香港地区出口2.5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4%、4.9%、70.7%、41.3%;对拉丁美洲出口0.35亿美元,对非洲出口0.4亿美元,分别增长15.5%和6.5%;对欧盟出口2.38亿美元,下降14.7%。在进口中,机电产品进口2.43亿美元,增长54%;高新技术产品进口0.58亿美元,下降0.3%。 边境贸易大幅增长。全年实现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47.26亿元,比上年增长19.6%。 实际利用外资呈恢复性较快增长。全年新签利用外资项目282项,合同外资额9.69亿美元,增长30.1%;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79项,外商投资项目合同外资额7.38亿美元,增长25.6%。全年实际利用外资6.85亿美元,增长18.9%,其中,外商直接投资4.85亿美元,增长26.2%。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取得新成绩。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259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4.7%;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1796万美元,增长6.9%。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保持稳定发展。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增加值225.81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860.7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7%。其中,铁路540.91亿吨公里,增长7.3%;公路218.51亿吨公里,增长3%;水运101.31亿吨公里,增长21.8%。完成货运量3.34亿吨,比上年增长4%,其中铁路0.66亿吨,增长5.1%;公路2.43亿吨,增长2.4%。完成旅客周转量502.5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2%。其中,铁路117.1亿人公里,增长0.2%;公路382.7亿人公里,增长2.9%;水运2.7亿人公里,增长2.6%。完成客运量4.59亿人,比上年增长3.2%。其中铁路0.22亿人,下降5.5%,公路4.25亿人,增长3.5%;水运0.09亿人,增长12.6%;民航0.04亿人,增长10.2%。全区港口货物吞吐量3730万吨,比上年增长20.7%,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249万吨,增长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