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3)

2010-01-16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

邮电通讯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123.9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14.6亿元,增长39.2%;邮政业务总量9.4亿元,增长4.9%。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达到661万门,比上年增长17.2%;固定电话用户达517.2万户,比上年增长24.6%,其中,城市电话用户357.2万户,增长23.3%;乡村电话用户160.1万户,增长28.2%。年末住宅电话用户410.5万户,增长51.5%。电话普及率达到19.4部/百人,比上年增加5部/百人。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414.3万户,增长52.9%,其中,本年新增135.6万户。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98万户,比上年增长46.5%。

旅游业较快发展。全年全区接待国内旅游人数4886.9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接待外国及港澳台过夜旅游人数130.2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6%。其中,外国人63.74万人次,增长17%;港澳台同胞66.37万人次,下降5.1%。全年国内旅游收入201.11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64亿美元,增长6.1%。全年出境人数20.08万次,增长19.7%,其中因私出境18.06万人次,增长16.7%。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保持稳定。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784.15亿元,比年初增加293.26亿元,增长11.8%。其中,企业存款余额679.79亿元,增长7.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36.6亿元,增长12.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941.07亿元,比年初增加215.57亿元,增长12.5%。其中,短期贷款1006.08亿元,增长7.7%;中长期贷款803.94亿元,增长17.3%;个人消费贷款162亿元,增长55.4%。

证券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区A股上市公司已达19家。上市公司股票市价总值达382.97亿元。全年通过发行、配售股票共筹集资金5.85亿元。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保费收入48.17亿元,比上年增长37.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4.75亿元,增长10.8%;寿险保费收入29.74亿元,增长60.8%;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3.68亿元,增长13.6%。全年赔付额12.04亿元,比上年下降17.9%。其中,财产险赔付6.66亿元,增长5.7%;寿险赔付3.81亿元,下降45.2%;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1.57亿元,增长10.6%。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不断发展,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取得新成果。科技队伍基本保持稳定。年末全区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8.13万人;科研院所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人员0.21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0.17万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0.71亿元。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成果显著。全年共组织实施创新计划项目1430项;取得重大科技成果291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266项,软科学成果23项;专利申请量1925件,授权专利1054件。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905项,合同成交金额4.44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到年末,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已发展到392家,比上年增加61家。桂林、南宁、柳州、北海四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技工贸总收入252.4亿元,利税21.58亿元,工业总产值216.74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31.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19%、26%和27%。

教育事业稳步向前发展。年末全区共有普通高等院校36所,比上年增加6所;招生6.85万人,在校生18.63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7.2%和22.9%。研究生培养单位9个,招收研究生0.18万人,比上年增长13.5%;在校(学)研究生0.40万人,增长31.5%。成人高校10所,招生7.03万人,增长17.6%;在校生17.33万人,增长29.7%。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514所,招生14.58万人,比上年增长26.3%;在校生37.23万人,增长6.6%。普通高中516所,招生20.6万人,比上年增长20.3%;在校生51.58万人,增长18.3%。初中2375所,招生90.01万人,在校生249.62万人。普通小学16070所,招生80.15万人,在校生510.04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5%。特殊教育学校招生0.24万人,在校生1.46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79.74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继续推进。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取得丰硕成果,一批作品获国家级奖项。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文化活动健康活跃。至年末,全区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17个,公共图书馆96个(不含乡镇部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00个,博物馆42个,档案馆105个,已开放各类档案40.2万卷(件)。全年报纸出版6.8亿份,各类杂志出版0.55亿册,图书出版2.62亿册(张)。全区共有电视台15座,广播电台12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5座,电视、广播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1.5%和86.7%。

卫生保健工作得到加强。积极推进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加强农村卫生工作,逐步建立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服务的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进一步健全,农村缺医少药的局面得到进一步改善,村设医疗点的覆盖率达98%;常规孕产妇保健覆盖率扩大,计划免疫接种率保持较高水平;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初具规模,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加大,食品卫生、化妆品、公共场所等卫生监督合格率稳中有升。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在国际重大比赛上,我区体育健儿共获得世界冠军5个。1人1次1项创亚洲纪录。在国内重大比赛中,获金牌50枚,银牌87枚,铜牌81枚。体育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城市面貌进一步改善。全年城市(县城以上)基础设施完成投资44.93亿元,比上年增长15%。自来水供水综合生产能力650万立方米/日,增长4.2%;污水处理能力430万立方米/日,增长8.5%;污水处理率和垃圾处理率分别为38%和69%。城市燃气普及率达58.4%,比上年提高8.3个百分点;城市道路长度为4300公里,增长8.8%。公共交通运营车辆3350辆,增长8.2%。新建了一批绿地广场和游园绿地,城市公共绿地面积3964公顷,增长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5平方米,增长6.3%。

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大。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315个,总投资0.42亿元。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新成绩。到年末全区建成城市烟尘控制区68个,比上年增加6个,面积达850.7平方公里,增长21.8%;建成城市噪声达标区53个,面积达371.5平方公里。近岸海域海水水质基本稳定。在监测点中,达到一类、二类、三类和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比例分别为40.7%、25.9%、7.4%和14.8%;劣四类海水水质比例为11.1%。生态保护得到加强。全区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66个,其中,国家级9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58.6万公顷。生态示范区建设单位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