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九、科技与教育 全市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4家;新增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家,总数达7家;新增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 总数达38家。全市专利申请量957件,增长2.4%;受权量661件,下降0.3%。 全市小学招生人数2.6万人,同比下降12.4%,小学在校学生20.3万人,下降12.1%;普通初中招生人数5.1万人,增长1.4%,普通初中在校学生13.9万人,增长0.02%。全市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99.98%,小学升学率99.21%,普通初中生升学率80.19%。 全市普通高中招生人数2.1万人,同比增长16.9%;普通高中在校学生5.4万人,增长5.9%;普通高中生毛入学率60.4%。 普通大学、电视大学、党校教育、自学考试方兴未艾。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现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馆4个,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2个。广播电台2座,电视台2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8.6%,电视人口覆盖率98.6%,广播电视混合人口覆盖率98.8%。新闻、出版等事业健康发展。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含诊所)384个,同比增加9个,其中县级以上医院36个,乡镇卫生院43个,妇幼保健院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个,其他卫生机构296个;全市各类卫生机构年末实有床位5349张,增加317张,其中医院3770张,乡镇卫生院1228张,妇幼保健院279张,其它卫生机构72张。年末全市卫生机构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7020人,增加4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562人,注册护士2152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加快,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99.1%,提高1.5个百分点。 体育事业稳步推进,国家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得到有效贯彻实施。 十一、人民生活、社会保障与安全生产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3元,同比增长7.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2元, 增长6.5%。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 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17.5万人,同比增长2.4%;社会养老保险25.5万人,增长7.0%;工伤保险15.2万人,增长5.2%;生育保险8.9万人,增长76.1%;基本医疗保险16.8万人,增长12.5%。全年征收社会保险基金6.6亿元,增长14.6%。年末全市基金余额14.0亿元,增长27.0%。 年末全市有各类社会福利院5间,床位550张。敬老院49间,在院人数1465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巩固中提高,低保保障面扩大,全市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2万人。城镇社区服务和农村服务网络日趋完善。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39人/亿元,比省下达的任务低0.18人/亿元。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死亡率为0.8人/十万人。道路交通死亡率为3.01人/万辆。 十二、人口与环境 全市人口出生率12.2‰,死亡率5.5‰,自然增长率6.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36.8万人,比上年增加1.1万人。 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机构25个,人员265人。全市共建成烟尘控制区4个,面积92.1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4个,面积50平方公里。 全年空气质量达到良级等次;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2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全市拥有自然保护区22个,总面积461.4平方公里。本年环评制度执行率100%。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工农业总产值和人均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行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