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6 汕尾市统计局

汕尾市统计局

200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和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十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市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工作措施,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力支援汶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一、 综合

2008年,在全球性通货膨胀,国际金融动荡的形势下,我市总体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0.23亿元,同比增长15.8%,经济增长速度比全省高5。7个百分点,但较2007年有所回落。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2.88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141.75亿元,增长18.1%,第三产业增加值125.01亿元,增长17.5%。

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18.5:46.5:35调整为18:46.4:35.6。

消费物价总水平冲高回落。2008年5月份以后, 总体物价涨幅得到抑制,呈逐月回落态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全年累计上升5.2%,涨幅比上半年回落1.8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类价格上升11.6%,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23.1%,水产品价格上涨13.1%,医疗保健类价格上升1.4%,居住类价格上升5%,交通类价格上升2.7%,通讯类价格下降1.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升1.8%,服务项目价格上升0.6%。

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2008年末,全市22.24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1.46万职工参加失业保险,10.13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基金全年征缴收入4.75亿元,年末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6.01亿元,分别增长34.4%和27.5%。

二、 农业

我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农业生产保持基本稳定。种植业取得丰收,畜牧业生产全面增长,渔业生产平稳发展。初步统计,全年农业总产值104.49亿元,增长6.0%。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2.6万亩,比上年增长0.5%;蔬菜种植面积56.1万亩,增长7.8%。油料种植面积17.1万亩,增长3.7%。

全年粮食总产量42.4万吨,下降2.4%,蔬菜产量71.6万吨,增长6.1%,水果总产量17.2万吨,增长7.9%。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53.8万吨,增长2.3%。其中海水产品产量50.0万吨,淡水产品产量3.8万吨,分别增长1.6%和12.2%。

全年肉类总产量9.68万吨,增长5.9%,其中猪肉产量5.44万吨,增长6.5%,禽肉产量3.53万吨,增长5.2%。全年肉猪出栏量累计75.18万头,增长7.5%,生猪年末存栏量44.69万头,增长1.8%。累计家禽出栏量2644.09万只,增长9.7%。

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74.23万千瓦,增长21.3%;化肥施用量(折纯)6.5万吨, 增长6.3%;农村用电量7.53万千瓦时,增长9.7%。全年有效灌溉面积56.2万亩,增长3.3%。

三、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全社会工业总产值518.53亿元,增长21.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6.59亿元,增长31.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247.76亿元,增长31.2%;其中工业产品出****货值122.44亿元,增长13.7%,占销售产值的49.4%。规模以上工业中,大中型企业实现产值175.53亿元,增长22.4%。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增长12.1%,集体企业增长41.5%,股份制企业增长124.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8.3%。

工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工业规模化程度提高。2008年全社会工业产值中,规模以上工业所占比重为49.5%,比上年同期提高5.9个百分点,电力能源工业快速发展。

规模以上工业中,电子、纺织服装和能源三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5.07亿元,占比重达74.1%。

2008年1-11月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48.45%,同比下降11.4个百分点。

建筑业快速发展。建筑业增加值20.58亿元,增长10.0%。房屋施工面积980.6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538.2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68.5%和87.9%。

四、 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继续扩张。2008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9.73亿元,同比增长19.3%。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59.76亿元,增长29.9%;农村固定资产投资49.97亿元 ,下降5.4%。

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较上年有所下降,一、三产业投资则保持快速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0.67亿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30.8亿元,分别增长92.1%和35.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8.26亿元,下降14.8%。投资结构不断改善,农业投入继续加大,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继续得到加强,全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0.7亿元,增长20.0%。

全年列入建设计划的市重点项目22个,至年底止开工建设的项目有19个,共完成投资25.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3%。已竣工投产的项目有信利TFT增资扩产项目,汕尾市101工程;进展较快的有厦深铁路汕尾段,汕遮公路扩建工程,市区碧桂园商品房开发项目,市区香洲东路及金湖路,陆丰核电进厂公路。

五、 交通和邮电业

全市继续加快公路建设,全市现有公路通车里程达4748公里。完成货运周转量207322万吨公里,增长12.0%,其中公路运输周转量206911万吨公里,增长12.4%。完成客运周转量465258万人公里,增长7.7%,其中公路运输周转量464976万人公里,增长7.7%。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完成40.64亿元,增长23.5%。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56.91万户,下降1.7%;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25.98万户,增长6.6%。

六、国内贸易

市场消费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2.21亿元,同比增长24.1%,剔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8.0%,实际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95.46亿元,增长25.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6.21亿元,增长29.3%。分城乡看,县及县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28.24亿元,增长27.7%;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03.97亿元,增长19.9%。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

外商投资稳步增长。据外经部门统计,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55亿美元,增长25.8%,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42宗,合同利用外商投资4.14亿美元,增长2.9%,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利用外资前景依然向好。

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19.7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9.7%,其中出口总值(包括经特殊监管区域统计的出口值)10.8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0.4%。 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1.62亿美元,占14.9%;加工贸易出口9.23亿美元,占85.1%。从经营主体看,“三资”企业占主导地位,累计出口8.74亿美元,占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