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8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增加投入、扩大内需为主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努力克服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绩。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初步统计,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356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亿元,增长8.5%,比重下降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97.6亿元,增长16.9%,比重上升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97.4亿元,增长13.3%,比重上升0.3个百分点。全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9557元,比上年提高9.4%。 市场价格总水平下降。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下降3.1%;居民消费价格下降2.6%。这主要得益于农业连年丰收,也与近年“买方市场”逐步形成和企业自主约束机制增强所反映的宏观环境和微观基础的变化有关。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83.0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8万人。其中城镇职工从业人员57.24万人,减少1.45万人;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14.48万人,增加1.35万人。再就业工程有新的进展,通过多种途径使1.15万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比上年末上升0.2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受国内外市场约束的影响,外贸出口增幅回落,工业生产速度继续放缓,对经济推动力不足;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滑;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偏低,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就业压力较大;多年积累的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二、农业 农业生产全面发展。1998年,全市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二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全年农业总产值实现92.52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种植业总产值46.38亿元,增长8.2%;林、牧、副、渔业总产值46.14亿元,增长15.3%。 农作物获得丰收。全年粮食、花生、蔬菜总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除水果外其他农作物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111.61万吨,比上年增长5.3%;花生总产量5.66万吨,增长5%;蔬菜总产量101.59万吨,增长10.2%;水果总产量17.43万吨,减少4.9%。 林业实施分类经营,加快了林业产业化进程,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林业第二次创业有了良好的开端。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990公顷,比上年增长1.1%。目前,全市绿化率达90.5%,森林覆盖率达58.5%。 畜牧业和渔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9.63万吨,比上年增长23.5%,其中猪牛羊肉产量6.3万吨,增长23.1%;水产品产量12.39万吨,增长10.1%,其中淡水产品产量6.22万吨,增长15.8%,海水产品产量6.17万吨,增长4.9%。 农业生产条件基本稳定。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85.7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7%;化肥施用量(折纯)7.47万吨,增长5.4%;有效灌溉面积8.22万公顷,减少0.8%;农村用电量42947万千瓦小时,减少2.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平稳增长。1998年,继续按照“上规模、抓拳头、创名牌、搞集团”的工业发展思路,进一步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工业生产继续保持适度快速发展的势头。据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84.1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全部国有工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简称为限额以上)增加值124.27亿元,增长26.3%。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完成增加值2.66亿元,增长48.8%;集体工业完成增加值1.41亿元,增长12.7%;以“三资”工业为主的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完成增加值121.95亿元,增长26.4%。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02.16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其中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539.35亿元,增长15.5%;限额以下工业总产值162.81亿元,增长21.9%。在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工业总产值27.45亿元,增长14%;集体工业总产值95.01亿元,增长15.4%;股份制工业总产值0.56亿元,增长3.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总产值411.12亿元,增长15.6%;其他经济工业总产值5.22亿元,增长15.5%。 产品结构有所调整。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增长较快。彩色电视机328.48万台,比上年增长66.8%;收音机699.37万台,增长31.1%;组合音响312.21万台,增长23%。市场供大于求的一些纺织产品、一般日用消费品、部分机电产品生产低速增长或有所下降。 产销衔接较为理想。全年工业销售产值683.04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97.3%,与上年持平。新产品产值率有较大提高。全年新产品产值率11.23%,比上年提高2.82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下滑。全年限额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7.79,比上年下降6.07个百分点。其中资产贡献率9.17%,下降1.64个百分点;资产保值率97.95%,下降21.96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3.55%,下降1.1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0.23%,上升1.89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7.28%,下降0.08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41613元/人,增长14.6%;流动资金周转率2.61次,增长2%。企业亏损问题仍较突出,实现利润总额17.07亿元,比上年减少19.4%;亏损企业亏损额8.76亿元,增长78.2%。 建筑业稳定发展。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3.5亿元,比上年增长3.6%。实行投标承包的工程257个,投标承包面达18.5%,比上年下降2.6个百分点;完成房屋竣工面积121.23万平方米,增长21.2%;实现利税总额5775万元,增长16.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拉动下,固定资产投资出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38亿元,比上年增长2.6%。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19.99亿元,减少4.7%;集体经济投资14.9亿元,增长18.7%;城乡居民个人投资8.07亿元,增长16.4%;其他经济投资17.42亿元,减少5.2%。按投资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投资26.56亿元,减少3.7%;更新改造投资6.72亿元,减少12.1%;房地产开发投资5.54亿元,增长2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