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肇庆市统计局 2007年3月23日 2006年,肇庆人民在市委和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建设繁荣活力、文明法治、和谐安康、生态环保肇庆为目标,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快改革开放,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又好又快,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526.2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增幅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7.82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151.63亿元,增长27.9%;第三产业增加值226.77亿元,增长13.0%。三大产业比例为28.1:28.8:43.1。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5.9%,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6.6%,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1.0%,金融业增长13.1%,房地产业增长18.8%,其他服务业增长9.4%。人均生产总值达14266元,增长13.5%,按现行汇率折算为1783美元。 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98亿元,增长22.2%。 城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1%,其中消费品价格水平上涨1.9%。分类别看,食品类上升3.0%,烟酒及用品类上升2.4%,衣着类下降8.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上升1.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0.3%,交通和通信类上升0.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升4.5%,居住类上升3.6%。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216.97万人,比上年增长0.9%。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06万人,登记失业率2.6%,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总量不大,经济实力不强,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够优化,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不明显,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土地、能源等资源约束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生产成本增加;商品房价格上涨较快;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度加大。 二、农业 全市农业总产值213.02亿元,比上年增长5.7%。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26.87万亩,与上年持平。其中,稻谷播种植面积251.44万亩,减少0.1%;烟叶播种面积5.46万亩,增长4.0%;蔬菜播种面积127.79万亩,增长1.2%;水果种植面积108.73万亩,增长9.0%。 全年粮食产量129.19万吨,增长0.9%。其中稻谷产量109.57万吨,增长0.8%;烟叶产量0.83万吨,增长6.4%;蔬菜产量231.59万吨,增长3.4%。水果产量72.95万吨,增长22.8%,其中柑桔橙产量44.87万吨,增长43.3%。 全年肉类总产量40.36万吨,增长6.7%。其中猪肉产量27.47万吨,增长6.3%;禽肉产量11.71万吨,增长7.7%;禽蛋产量3.63万吨,增长3.1%。全年水产品产量30.81万吨,增长2.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533.72亿元,比上年增长3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2.62亿元,增长35.7%;民营工业总产值230.46亿元,增长37.7%。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总产值167.46亿元,增长25.2%;重工业总产值285.16亿元,增长46.3%。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总产值86.58亿元,增长19.7%;股份制企业总产值156.59亿元,增长38.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总产值200.47亿元,增长38.2%;集体企业总产值6.22亿元,增长27.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24.1,比上年提高11.1点;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25.68亿元,增长37.7%;产品销售率为97.3%。实现税利总额26.34亿元,增长31.9%,其中利润总额12.27亿元,增长43.0%。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120个,比上年增长15.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53万平方米,增长53.7%;房屋竣工面积185万平方米,增长0.6%。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43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9051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6.4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基本建设投资96.15亿元,增长24.5%;更新改造投资18.76亿元,增长36.6%;房地产开发投资25.33亿元,增长18.5%。全年商品房销售额26.17亿元,增长23.9%;商品房销售面积113.96万平方米,增长6.5%;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2296元/平方米,增长16.3%。 全年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103.02亿元,增长43.2%。 从三次产业看,全年第一产业投资8.06亿元,增长16.5%。第二产业投资112.25亿元,增长21.7%。其中工业投资111.95亿元,增长30.9%。从工业内部看,其中电子信息业投资2.57亿元,增长53.0%;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投资7.63亿元,增长181.5%;石油及化学投资8.34亿元,增长67.8%;建筑材料投资22.51亿元,增长70.4%;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投资3.32亿元,增长153.4%;汽车投资2.10亿元,增长64.1%。第三产业投资96.18亿元,增长21.9%。 全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5.83亿元,增长41.7%。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18.80亿元,增长111.0%;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2.54亿元,增长63.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12.41亿元,下降6.6%。城市建设投资9.78亿元,增长8.5%。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94亿元,比上年增长18.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6.8%。其中县及县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04.30亿元,增长19.4%;县以下零售额63.64亿元,增长15.9%。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42.33亿元,比上年增长18.3%;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5.50亿元,增长16.8%;其他行业零售额0.11亿元,下降25.9%。 从商品主要类别看,在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零售额中,全年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20.82亿元,比上年增长37.2%;汽车类零售额5.21亿元,增长35.3%;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1.71亿元,下降61.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0.83亿元,增长20.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1.58亿元,增长229.2%;日用品类零售额0.84亿元,增33.3%。 全年批发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额390.03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批发额247.71亿元,增长11.3%;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销售额114.67亿元,增长16.4%,其中批发额81亿元,增长14.3%。 年末拥有亿元商品交易市场6家,实现成交额8.48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连锁企业3家,分店242家,实现销售总额35.41亿元,增长55.2%。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27.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0%。其中出口额17.62亿美元,增长24.5%;进口额10.23亿美元,增长34.5%。实现贸易顺差7.39亿美元,比上年增加0.83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