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5 汕头市统计局

新增主要生产能力和效益有:新增固定资产97.46亿元。发电机组容量1.025万千瓦,输电线路长度(11万伏及以上)9公里,变电设备能力34.35万千伏安,塑料树脂及共聚物35000吨/年,化学纤维4000吨,市内电话自动交换机27.71万门,改建公路14.02公里,新建独立公路桥梁5座,新(扩)建港口码头泊位2个,有效灌溉面积6万亩,医院病床1200张,宾馆、招待所客房数600间,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5万吨/日,城市自来水管道长度10.43公里,城市公共交通车辆购置59辆,城市道路扩建长度6.38公里,城市排水管道铺设长度9.2公里,城市永久性桥梁1座,粮食仓库15000万公斤,高等院校学生席位1300个,中、小学校学生席位23332个。

五、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2000年市政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9亿元,建成区面积96.6平方公里。逐步完善市区主干道路的配套建设。新扩建道路面积23万平方米,年末实有道路长度610公里,下水道排水管长度1207公里。继续发展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日供水能力97万吨,年供水总量18434万吨,比上年下降2.4%;供电量20.50亿千瓦时,增长8.0%;居民家庭用气普及率94.5%。市区年末出租车2687辆,公交线路增至23条,客运量5124万人次,增长25.2%,运营船只14艘,轮渡客运量1377万人次,增长4.2%。

城市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配套设施日臻完善,质量明显提高。建立市区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环境噪声自动监测显示装置4个,烟尘控制区5个,改造和完善生活垃圾填埋场及污水处理站,日处理污水能力14万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工业废水处理率97%。建成区绿化面积3091公顷,绿化覆盖率3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72.9%。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在市场竞争不断调整结构,采取灵活多样的运输方式,综合运力得到加强。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2000年,邮电通信业投资11.11亿元,比上年增长22.6%。随着亚欧、中美、亚太2号等国际海缆在汕头登陆,邮电通信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在邮电通信业务总量中,传统的邮政业务量继续减少,电信、移动等业务总量增加。由于充值卡、储值卡在移动通讯使用,移动业务量迅速增长,全市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40.14亿元。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08.51万门,比上年增加13.63万门;新增城乡电话用户17.16万户。拥有长途电话电路总数6.06万路,增长60.3%。年末全市电话机总数96.89万部,移动电话84.72万户。全市每百人拥有电话39.6部,其中市区72.3部。市区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34.4部,比上年增加15.1部。电信新兴业务不断扩大,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9.13万户,增长1.89倍。

七、国内商业和市场物价

城乡消费品市场平稳。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8.98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城市零售额133.3亿元,增长7.0%;农村市场销售活跃,零售额85.68亿元,增长12.9%。按行业分,贸易业零售额164.73亿元,增长9.3%,餐饮业零售额26.49亿元,增长22.7%。会展经济,新兴服务业、万客隆、澳尔玛等新型流通业态带旺消费市场,部分商品销售增长较快。2000年末,城乡集贸市场203个,贸易成交额91.85亿元,比上年增长0.03%。

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总额下降。全市商品销售总额421.88亿元,比上年下降1.6%,其中批发企业下降7.1%,零售企业增长8.5%。

房地产市场平稳增长。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31.4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0%,其中住宅112.85万平方米,增长5.3%;商品房销售额30.02亿元,增长4.1%,其中住宅销售额26.02亿元,增长11.1%。

市场物价总水平止跌回升。2000年,随着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逐步到位,市区物价在连续两年下跌的基础上于年初开始回升,通货紧缩得到缓解。受燃料涨价、居住及服务项目价格回升的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1%。

八、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进出口贸易下降。2000年,全市进出口总额42.1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1%,其中出口总额25.96亿美元,下降3.6%,进口总额16.17亿美元,下降1.4%。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18.66亿美元,下降3.6%,加工贸易7.29亿美元,下降8.5%。大力调整优化出口结构,开拓国际市场能力进一步提高,近、远洋贸易出口增长27.0%,占出口贸易总额比重达到48.1%,比上年提高了11.6个百分点。

利用外资大幅度减少。2000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7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74.4%,新签协议(合同)数下降18%,协议外资额下降1.2%。外商投资主要是制造业、社会服务业,分别占实际利用外资61.4%和12.9%。

旅游业较快发展。2000年,汕头已通过国家检查验收,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在“假日经济”推动下,旅游业趋旺,全年总收入35.04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17亿美元,增长10.8%。全市拥有涉外宾馆(酒店)41家,旅行社39家,星级宾馆(酒店)36家,比上年增加14家。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12.84万人次,增长13.0%,其中国际游客27.92万人次,增长28.7%。

九、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保险业运行平稳。各项存贷款增加,200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25.97亿元,比年初增加14.30亿元,增长2.8%,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55.39亿元,增加12.44亿元,增长8.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51.40亿元,增加24.82亿元,增长7.6%;各项贷款余额406.30亿元,比年初增加31.40亿元,增长8.4%,短期贷款减少,中长期贷款增加。全年货币净投放42.28亿元。金融形势基本保持稳定。

保险业在竞争中发展。2000年,全市各类财产保险承保总额452.82亿元,比上年下降5.3%,财产保费收入1.93亿元,增长2.5%,给付赔偿金额0.95亿元,增长20.7%;各类人寿保费收入3.51亿元,增长12.7%,给付赔偿金额0.12亿元,下降3.9%。

十、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市获得科技成果59项,其中47项达到或超过国内先进水平,有9项获省科技进步奖。获国家专利权1061项。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57项,技术交易额1.79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发展,获国家、省认定高新企业增至62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230项,年产值92亿元。实施“全国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区域”进展顺利,汕头软件园、博士后和留学人员创业园全面启动。

科研机构加快发展。2000年末,县及县级以上国有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情报和文献机构共21个,高等院校办科研机构,大中型工业企业办技术开发机构有所增加。成功举办第七届联合国际计算机会议和2000年科技成果,专利技术交流洽谈会,推广转化科技成果10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