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5 深圳市统计局

深圳机场已开通国内航线105条,国际航线5条。全年机场旅客吞吐量777.5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1%;机场货邮行吞吐量24.74万吨,增长21.9%。

全市有港口泊位12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9个。港口货运增长迅速,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6642.54万吨,比上年增长16.6%;港口集装箱吞吐量507.60万标箱,增长27.1%。2001年深圳港跻身世界集装箱港口吞吐量的第八名。全年远洋运输货运量348.40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82.37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5%。邮电通信网络不断扩展,至2001年末,全市共有邮电局(所)717处,比上年末增加64处;全市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50.89万门,增加83.37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549万门,增加171万门;固定电话用户219.38万户,增加45.8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87.69万户,增加156.78万户。每百人拥有电话(含移动电话)129.5部。

六、国内外贸易和旅游

消费品零售市场畅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9.26亿元,比上年增长13.2%,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住房、汽车、旅游和信息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批发零售贸易和饮食业全年完成增加值175.11亿元,比上年增长13.8%。

对外贸易在艰难中保持增长。2001年,作为深圳重要贸易伙伴的美国、日本、欧盟经济增幅同步趋降,深圳出口贸易面临严峻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在各级领导、各部门积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的情况下,深圳出口企业调整出口战略,努力提高自身竞争力,全市对外贸易保持了稳步增长。全年累计进出口总额686.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出口总额374.80亿美元,增长8.4%,进口总额311.31亿美元,增长6.0%。进出口相抵,顺差63.49亿美元。2001年,深圳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4.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自1993年以来,已连续九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榜首,有效拉动了经济增长。

就出口贸易构成来看,2001年,深圳远洋贸易出口额为78.4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7%,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0.9%,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额239.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8%,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3.9%,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110.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2%,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9.4%,比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

就外贸出口的市场分布来看,对香港、日本的出口增长放缓,增幅分别为17.4%和13.9%,对这两地的出口分别占深圳出口总额(不含异地关出口额,下同)的36.4%和9.4%。对美国、欧盟的出口下降,降幅分别为2.5%和1.1%,对这两地的出口分别占深圳出口总额的26.2%和12.1%。对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的出口大幅上升,升幅分别为2.7倍、40.1%和35.7%,对这三地的出口分别占深圳出口总额的1.0%、0.3%和1.5%。

就贸易方式来看,一般贸易出口额40.8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2%,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0.9%,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三来一补"贸易出口额108.87亿美元,下降2.7%,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9.0%,比上年下降3.4个百分点;进料加工贸易出口额203.08亿美元,增长14.2%,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4.2%,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其他贸易出口额21.97亿美元,下降11.7%。

2001年,深圳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6.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4%。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5.91亿美元,增长32.1%,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从上年的66.1%提高到71.9%,利用外资结构进一步改善。全年签订利用外资合同1860项,协议利用外资40.0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和51.7%。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合同及设计咨询1670项,比上年增加670项;新签合同金额3446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2.7%;完成营业额12856万美元,增长22.3%。

旅游业持续发展。全年旅游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1455.57万人,比上年增长9.9%。其中海外游客423.87万人,增长6.7%。过夜海外游客中,外国游客67.95万人,增长11.2%;港澳同胞307.33万人,增长6.9%;台湾同胞48.59万人,减少0.1%。旅游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全年旅游外汇收入15.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7%。宾馆、酒店、度假村开房率64.3%,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全年经过一线口岸入出境人数1165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0%。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地方财政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全年完成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265.65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地方预算内财政支出260.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5%。

金融业健康快速发展,全年金融保险业增加值228.64亿元,比上年增长9.1%。

金融系统人民币存贷款业务增长迅猛,信贷增量创历史最高水平。至200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092.57亿元,比年初增加923.65亿元,增长29.2%;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860.75亿元,比年初增加569.23亿元,增长24.8%。在各项贷款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579.49亿元,比年初增加180.81亿元,占新增贷款的31.8%;商业贷款余额423.80亿元,比年初增加52.08亿元,占新增贷款的9.2%;基本建设贷款余额195.10亿元,比年初增加46.40亿元,占新增贷款的8.2%;建筑业贷款余额102.33亿元,比年初增加38.23亿元,占新增贷款的6.8%;三资企业贷款余额199.94亿元,比年初增加25.90亿元,占新增贷款的4.6%。全年累计现金支出6422.11亿元,现金收入5964.70亿元,净投放现金457.41亿元,比上年多投放278.84亿元。

证券市场在规范中发展。年末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508家。挂牌股票550只,比上年减少7只。其中,A股494只,减少5只;B股56只,减少2只。总发行股本1673.91亿股,比上年增长5.9%。总流通股本643.35亿股,增长10.1%。上市公司市价总值15931.64亿元,下降24.7%。上市公司流通市值6081.05亿元,下降20.1%。全年证券市场总成交金额17432.48亿元,下降47.4%。其中,A股总成交金额13365.20亿元,下降54.3%,B股总成交金额2230.59亿元,增长9.9倍。总成交股数1332.33亿股,下降42.6%。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境内外保险机构承保额17314.71亿元,比上年增长51.4%。其中财产险承保额12397.41亿元,增长66.9%;人身险承保额4917.30亿元,增长22.8%。保费收入54.22亿元,增长32.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7.14亿元,增长19.5%;人身险保费收入26.61亿元,增长47.1%。保险赔款给付(退保)支出14.03亿元,增长16.2%。其中财产险赔款给付(退保)支出10.54亿元,增长9.8%;人身险赔款给付(退保)支出3.49亿元,增长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