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深圳市统计局 2002年4月23日 2001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外贸出口,努力扩大投资规模,积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国民经济仍然保持了健康平稳的增长态势,为完成"十五"计划打下了良好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就,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市容环境日趋优美,城市综合实力增强,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深圳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综合 初步统计,2001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54.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2%。其中第一次产业完成增加值18.11亿元,增长7.2%;第二次产业完成增加值1056.46亿元,增长13.3%;第三次产业完成增加值879.60亿元,增长13.2%。三次产业结构为0.9:54.1:45.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3344元,比上年增长5.2%。全社会劳动生产率60940元,比上年提高6.6%。按现行汇率计算,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36.11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237美元。 物价水平略有下降。2001年,深圳物价总水平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2.2%。分项目看,服务项目下降0.7%。食品类下降2.5%,其中粮食下降9.4%,肉禽及制品下降2.1%,鲜菜上涨4.4%。衣着类下降1.3%,交通和通讯类下降2.4%,居住类下降0.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劳动就业工作加强。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32.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4.26万人,增长7.9%。其中,第一次产业从业人员3.48万人,下降10.1%;第二次产业从业人员185.51万人,增长5.5%;第三次产业从业人员143.81万人,增长11.6%。三次产业劳动结构为1.0:55.8:43.2。落实优惠政策,促进下岗、失业员工再就业。有就业愿望的登记失业员工再就业指导率达100%,全年组织下岗、失业员工进行再就业培训达7000人次。加强职业介绍服务,成功推荐2.28万人就业,其中下岗、失业员工380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47%。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外贸出口和电子信息产业面临很大的困难和压力;投资增长乏力,部分重点建设项目进展缓慢;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效益不够理想。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农业增加值18.11亿元,比上年增长7.2%。农村三级经济总收入125.10亿元,比上年增长5.6%。鲜活产品出口额12.72亿港元,比上年增长13.6%。 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1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334.45亿元,营业收入261.71亿元,净利润37.01亿元,农民收入的80%来自乡镇企业。 全年种植业播种面积18.40万亩,比上年减少1.8%。其中,粮食播种面积0.80万亩,减少17.6%;粮食产量0.40万吨,增长8.1%。蔬菜种植面积16.81万亩,增长0.7%;产量21.29万吨,增长1.1%。水果种植面积20.92万亩,减少6.9%;水果产量2.48万吨,比上年下降9.8%。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63万亩,全民义务植树42万株,育中幼林1.88万亩,四旁植树108万株。 水产品养殖总面积10.84万亩,其中海水养殖面积7.20万亩,淡水养殖面积3.64万亩。水产品总产量6.58万吨,比上年增长9.8%。其中,海产品5.65万吨,增长10.4%;淡水产品0.92万吨,增长5.9%。海洋捕捞产量2.38万吨,增长23.3%。 农业机械总动力5094万瓦特,比上年减少1141万瓦特。农村用电量47.28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0.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905.18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5.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3%。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3%。2001年全球IT产业生产收缩进一步影响深圳工业,部分电子信息类产品生产出现下降或增速明显减慢。 2001年,全市国有工业企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完成工业总产值3079.63亿元(现价,下同),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7.7%。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总产值55.47亿元,下降36.6%;集体企业16.26亿元,下降55.3%;股份合作企业3.39亿元,增长14.6%;股份制企业530.09亿元,增长1.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2459.08亿元,增长27.4%。重工业快速发展,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全年规模以上重工业总产值1985.01亿元,轻工业总产值1094.62亿元,分别增长22.4%和8.6%,重工业所占比重从上年的60.5%提高到64.5%。产销衔接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3081.26亿元,比上年增长8.6%。出****货值1774.87亿元,增长9.9%。工业产品销售率为100.1%,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有所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307.33亿元,比上年增长7.1%。实现利润总额231.32亿元,增长4.0%。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106213元,比上年提高7.3%。但企业亏损状况有所加重。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51.28亿元,比上年增长4.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2001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673.37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84.40亿元,增长2.3%;更新改造投资33.89亿元,增长7.2%;房地产开发投资302.64亿元,增长16.0%。 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基本建设完成工业投资82.71亿元,比上年增长9.6%,占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为29.1%,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向高新技术产业倾斜,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59.7%。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投资38.05亿元,比上年下降16.0%。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完成投资8.10亿元,下降23.4%。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完成投资4.20亿元,增长172.7%。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视业完成投资14.13亿元,增长4.3%。全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3.39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2.8%。其中,竣工项目10项,完成投资9.00亿元。主要竣工项目有盐坝高速公路、坪西一级公路、西部田园海上风光旅游区等。深圳市青少年宫、深圳文化中心、电视中心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稳步增长。全年完成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增加值152.22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