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5 广州市统计局

广州市统计局

(2000年3月6日)

1999年,广州市按照增创发展新优势、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总体思路,紧密围绕“三个确保”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开拓进取,加强管理,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政策措施,宏观经济运行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主要经济指标的预期目标如期实现。城市面貌“一年一小变”成功实现,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适度快速增长。据初步统计,1999年广州市国内生产总值2063.37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84亿元,增长9.7%;第二产业增加值920.71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增加值1049.82亿元,增长11.9%;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5%、44.62%和50.8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3.04万元,增长11.7%,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3668美元,在全国十大城市中居于前列。按增加值计算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45732元/人,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

各项改革继续推进。1999年,广州市研究制定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企业领导体制改革、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等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实施办法。继续完善轻工与二轻、广钢与冶金集团的重组工作;乐华彩电、万宝冰箱等一批企业通过重组转制,焕发了生机。股份制改革和公司制改组工作取得新进展。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养老、失业保险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工伤、生育保险工作不断发展。金融、投融资、住房、价格等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劳动就业保持平稳。据市劳动部门统计,1999年末广州地区企业下岗职工2.54万人,占全市职工总数的1.35%;登记失业人数6.4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3%。全年已分流安置下岗职工0.57万人再就业,安置失业转就业11.61万人。

市场物价降幅逐步收窄。1999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5%、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下降3.2%,降幅分别比上年收窄0.8个和0.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3.8%、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下降4.6%,降幅分别比上年收窄1.5个和0.8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业生产在连续几年丰收之后继续稳步增长。1999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92.84亿元,比上年增长9.7%;农业总产值160.07亿元,增长9.5%。

主要农产品产量有所增长,增加了城乡市场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全年蔬菜总产量265.64万吨,增长3.7%;肉类总产量31.8万吨,增长3.9%;水产品总产量31.77万吨,增长3.6%;牛奶总产量3.7万吨,增长11.1%;生猪出栏量183.33万头,增长7.4%。水果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全年荔枝总产量6.81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比上年的1.59万吨增长3.3倍,拉动农业总产值增长7.1个百分点。

农业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业商品率达85.3%,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有所加快,已建成蔬菜、优质米、塘鱼、商品猪、荔枝、龙眼等大型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10个,逐步走上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发展轨道。

农业投入增加,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各级财政支农专项投入6.79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51.56万千瓦,增长2.4%;农村用电量65.36亿千瓦·时,增长13.0%。

乡镇企业稳定发展。全市乡镇企业营业收入1491.52亿元,比上年增长11.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1999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788.29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工业总产值2774.59亿元,增长14.2%。按注册类型分,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值564.07亿元,增长2.5%;集体企业工业总产值404.30亿元,增长2.9%;股份合作制企业工业总产值16.08亿元,增长6.8%;股份制企业工业总产值135.07亿元,增长17.8%;“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1228.43亿元,增长18.6%;其他类型企业工业总产值426.64亿元,增长26.5%。

重工业增速高于轻工业增速。全年轻工业总产值1702.29亿元,比上年增长13.1%;重工业总产值1072.30亿元,增长16.5%;轻、重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为61.35%和38.65%。

工业出口生产有所发展。1999年,全市工业出口产品产值636.88亿元,比上年增长8.9%,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3%。

产品结构有所调整。啤酒、房间空调器、微型电子计算机、摩托车、汽车、人造板、化学原料药、中成药、成品钢材、升降移动机械等产品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3.4%、54.5%、63.2%、27.1%、77.1%、17.9%、2.51倍、17.7%、17.2%和17.5%。一些日用消费品及部分机电产品生产增长减缓或下降。

工业经济效益提高。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4.08%,比上年提高6.8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4.33%,上升0.9个百分点;企业盈利大幅增长,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76.18亿元,增长38.1%;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29.1%。

建筑业生产发展较快。全市建筑业增加值13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全员劳动生产率26045元/人,增长16.7%。建筑业单位工程施工个数为8605个,比上年增加203个;施工面积3136.19万平方米,增长13.4%;工程结算收入241.45亿元,增长17.2%。

四、固定资产投资

1999年广州市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财政资金和争取国债资金、银行贷款等,加大了对重点建设项目和市政建设项目投资的力度,全社会投资总量增长较快,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75.16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353.51亿元,增长20.8%;更新改造完成投资143.21亿元,增长16.3%;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94.02亿元,增长9.2%。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534.71亿元。全年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施工项目2106个,增长12.0%,其中新开工项目915个,增长3.4%。

一些主要行业投资增长较快。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业完成投资30.87亿元,增长41.9%;建筑业完成投资10.76亿元,增长77.5%;批发、零售及餐饮业完成投资7.94亿元,增长28.0%;卫生体育及社会福利业完成投资19.33亿元,增长2.09倍。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额124.65亿元,占全市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额的比重为25.1%。其中列入市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额113.33亿元,占重点建设项目投资额的90.92%。社会服务业、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分别占全市重点建设项目投资的66.4%、14.0%和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