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5 深圳市统计局

深圳市统计局

2001年4月2日

200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外贸出口,积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培育现代金融业和现代物流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成就。这一年,深圳顺利完成了“九五”计划的主要任务,经济总量比“八五”末期的1995年翻了一番,各项社会事业欣欣向荣,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市容环境日趋优美,城市综合实力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进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

一、综合

初步统计,2000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65.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2%,高出预期目标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7.71亿元,增长8.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874.14亿元,增长17.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73.39亿元,增长9.9%。三次产业结构为1.1∶52.5∶46.4。按现行汇率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00亿美元。

物价水平适度上升。2000年,深圳物价总水平结束长达两年多的下降势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8%。分项目看,服务项目上涨14.0%,居住上涨5.6%,其中水电、燃料上涨15.3%。食品中水产品上涨4.7%,鲜菜上涨6.7%,植物油、肉禽及制品、鲜果等的价格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劳动就业工作加强。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08.5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45万人,增长4.6%。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3.87万人,下降8.6%;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75.78万人,增长2.6%;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28.89万人,增长7.8%。完善并落实优惠扶持政策,促进下岗、失业员工再就业。有就业愿望的登记失业员工再就业指导率达100%,全年通过各种途径使6207人实现了再就业,组织下岗、失业员工参加强制性培训4320人次。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4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投资增长乏力,部分重点建设项目进展缓慢;电子信息产业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升级;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继续处于低位,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差距较大。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农业增加值17.71亿元,比上年增长8.5%。农村三级经济总收入118.4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8.0%。鲜活产品出口额11.2亿港元,比上年增长2.5%。

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0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309.98亿元,营业收入239.54亿元,净利润32.69亿元,农民收入的80%来自乡镇企业。

全年种植业播种面积18.74万亩,比上年增长5.6%。其中,粮食播种面积0.97万亩,减少6.7%;粮食产量0.37万吨,增长8.8%。蔬菜种植面积16.69万亩,增长9.2%;产量21.05万吨,增长14.7%。水果种植面积22.48万亩,增长2.7%;水果产量2.89万吨,比上年下降33.1%。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3万亩,全民义务植树33万株,育中幼林1.53万亩,四旁植树111万株。

水产品养殖总面积11.42万亩,其中海水养殖面积8.50万亩,淡水养殖面积2.92万亩。水产品总产量5.99万吨,比上年增长0.2%。其中,海产品5.12万吨,下降2.3%;淡水产品0.87万吨,增长17.6%。海洋捕捞产量1.93万吨,下降1.0%。

农业机械总动力6235万瓦特,比上年增加455万瓦特。农村用电量42.78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5.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27.97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9.1%,高出预期目标4.6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7%。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6.5%,即在全市14.2%的经济增长中,有9.4个百分点是由工业的增长带来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仍然是深圳工业的主导行业,主要电子信息类产品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微型计算机比上年增长28.8%、程控交换机增长80.1%、集成电路增长36.4%、硬盘机增长24.0%。

2000年,全市国有工业企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17.85亿元(现价,下同),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2.8%。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总产值129.71亿元,增长43.1%;集体企业32.16亿元,增长49.8%;股份合作企业153.86亿元,增长41.6%;股份制企业153.50亿元,增长29.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2009.17亿元,增长18.1%。大中型企业加快发展,全年大中型企业总产值1191.76亿元,增长31.7%。重工业比重提高,全年规模以上重工业总产值1503.11亿元,轻工业总产值1014.74亿元,分别增长37.8%和3.9%,重工业所占比重从上年的51.5%提高到59.7%。产销衔接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2450.70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出****货值1378.43亿元,增长14.1%。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3%。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企业利润大幅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52.86亿元,比上年增长43.1%。实现利润总额197.52亿元,增长43.8%。大中型企业增长更快,利润总额达147.79亿元,增长51.1%。亏损企业亏损额比上年下降18.1%,企业亏损面下降4.1个百分点。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81188元,比上年提高6.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82.5%,比上年提高18.7个百分点。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46.17亿元,比上年增长7.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2000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616.25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86.21亿元,增长5.0%;更新改造投资31.03亿元,增长13.0%;房地产开发投资248.20亿元,增长15.3%。

基本建设完成工业投资74.19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占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为25.9%,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一批高新技术工程续建项目进展顺利,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63.0%。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投资48.52亿元,比上年增长39.7%,占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为17.0%,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和旅游业完成投资10.98亿元,增长88.7%。华南集装箱联运中心、商品订货系统深圳配送中心、深圳会议展览中心、西部田园海上风光旅游区等区域性物流中心、旅游中心项目以及深圳市青少年宫、深圳文化中心、电视中心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