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2005年,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4亿元,增长13.8%,其中城市34.4亿元,增长14.7%,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4.4%;县及县以下零售额19亿元,增长12.4%,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5.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2.7亿元,增长12.4%;餐饮业8.2亿元,增长13.9%;其他行业2.5亿元,增长38.9%。 对外贸易取得新成绩。2005年,全州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56亿美元,增长3.8%,其中出口1.53亿美元,增长2.9%;进口236万美元,增长140.8%。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新批三资企业12家,实际利用外资1729万美元,下降5.6%。全年引进内资项目196个,实际引进州外境内资金15.8亿元,增长49.6%,再创我州内联引资历史新高。 六、旅游业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旅游者550万人次,增长27%。实现旅游总收入20亿元,增长19%。全年接待来州旅游的外国人及港澳台同胞8033人次。全年全州旅行社34家,星级旅游宾馆31家,旅游车145辆,旅游船304艘,旅游从业人员达6188人。凤凰县、古丈红石林获国家地质公园称号;龙山里耶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永顺塔卧跻身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精典景区;永顺猛洞河被评为全国六大“中国最佳漂流胜地”之一;“老爹”企业创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永顺小溪、古丈红石林、花垣边城、吉首大龙洞等新的景区(点)正式对外开放;成功举办了“德夯•中国鼓文化节”、“走进边城”、“南方长城世界围棋巅峰对决赛”、“中国龙山全国滑翔伞锦标赛”等大型旅游造势活动。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增长加快。全社会货物周转量13.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3%,货运量1928万吨,增长11.4%;旅客周转量17.6亿人公里,增长9.8%,客运量4779万人,增长3%。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8亿元,增长32.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6057万元,增长2.6%;电信业务总量2.02亿元,增长6%。固定电话用户3.5万户,增长7.5%;移动电话用户9.9万户,增长23.3%;互联网用户1.17万户,增长20%。 八、金融与保险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长。金融机构围绕产业建设、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个中心,金融环境不断改善,发展能力不断增强,金融运行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1.1亿元,比年初增长17.97%。全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94.2亿元,比年初增长5.67%,重点支持烟酒、矿产品加工、绿色有机食品、生物制药、新材料等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加大对朝阳产业和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民营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全年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61万元;累计发放助学贷款1624万元;累计发放农业贷款13.4亿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2.67亿元,增长9.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0.81亿元,增长17.5%;人身险保费收入1.86亿元,增长6.2%。各项赔款与给付支出0.85亿元,增长16.6%,其中财产险赔款和给付支出0.46亿元,增长27.1%;人身险赔款和给付支出0.4亿元,增长6.6%;。 九、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发展。全年共组织实施州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9项,投入科技资金2.95亿元,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成果61项,开发新产品、新品种58个,州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共实现产值6.6亿元,利税1.42亿元。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家、高新技术产品2个,全州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5.1亿元,增长12.8%;新认定民营科技企业9家,全州49家民营科技企业实现产值12.1亿元,利税2.45亿元,分别增长35%和17%。高效农业示范成效显著。全年共组织实施农业科技计划项目30项,投入科技资金1.1亿元,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16项,开发新产品、新品种18项。围绕农业科技项目的实施,在全州218个乡镇、1180个村开展科技培训1158期,培训18万人次,建立科技示范基地50多个,示范面积2万亩。技术市场管理和专利保护工作进一步完善。全年完成国家专利申请量77件,专利授权30件,专利实施30件。全年认定、登记技术贸易合同225项,合同成交金额6063万元,报批免税合同68项,合同金额1065万元。新培育和发展技贸机构和科技中介组织34家。全年共鉴定、登记各类科技成果8项,评审州级科技进步奖14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3项。获省科技进步奖1项。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州3所高等学校在校学生25731人,招生8193人,毕业生12515人;中等职业学校26所,在校学生16420人,招生7199人,毕业生2525人;普通中学193所,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35343人,招生13874人,毕业生7696人;初中在校学生146127人,招生49476人,毕业生42185人;小学1786所,比上年减少170所,在校学生264280人,招生38293人。受过学前教育45385人。全州小学入学率为99.1%,小学升学率为94.9%,初中升学率为54.7%。平均每万人中在校学生数,大学生为71人,中专生为62人,普通高中生为133人,初中生为548人,小学生为991人。全州共有9227名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6881人被全国各级各类普通高校录取。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年内对全州155所中小学校危房进行了改造,投入危改资金1.1亿元,消除危房16.3万平方米,完成危改面积20.1万平方米,其中新建18.1万平方米,改扩建1.9万平方米。贫困生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年内共发放中小学贫困生救助金3838万元,救助13.3万人;救助贫困家庭大学生387人。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全州有表演团体9个、有文化馆8个、艺术馆1个、文化站225个、文艺研究所2个、文艺中专学校1所、博物馆4个、州级文物保护单位9个、公共图书馆9个。迎春活动、民族民间传统节日活动、文化下乡活动、广场文化等活动丰富多彩。全州共组织万人以上大型文艺活动12次;全州送戏下乡演出963场,送图书下乡14.2万册,电影下乡放映1.87万场;大型民族歌舞音画作品《我的湘西》,在艺术构思、表演水平上都有很大的创新和提高;省民族歌舞团与德夯民族艺术团赴香港参加国际艺术节,成功演出《边城鼓韵》;在吉首德夯成功举办了“德夯•中国鼓文化节”。全州在扫黄打非专项行动中,共检查各类文化经营户4653家(次),收缴非法出版书刊5.1万册,收缴非法盗版音像制品5.3万本(盒),****音像制品1091本,收缴电子游戏赌机124台,赌机电路版216块,查处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或超时经营的网吧经营户197家,停业整顿108家,吊销许可证19家,查处无证经营45家,整治学校周边文化经营户4家,维护了文化市场的正常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