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工作全局,加快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加大优势产业开发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国民经济保持健康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初步测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23.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0.6%,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为十年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39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44.23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53.25亿元,增长11.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4991元,增长8.6%。2005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1.3:35.7:43。全州财政总收入12.1亿元,增长24.7%。 八件实事圆满完成。通过考核验收,全州落实省为民办八件实事的目标任务全部达标,22项考核指标全面完成。其中,城镇新增就业人员、通村公路、农村中小学校危房改造、乡镇卫生院建设等19项指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就业再就业工作继续加强。年末全州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65万人,其中下岗职工再就业1.0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1%。6.2万人享受了城市低保。 价格总水平比较平稳。全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8%,比上年低1.4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1.8%;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5.9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103.6%。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农民持续增收困难、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农业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44.5亿元,增长2.3%,其中农业产值26亿元,增长3.8%;林业产值4.2亿元,下降13.1%;牧业产值12.5亿元,增长4.9%;渔业产值1.3亿元,增长4.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5亿元,增长4.7%。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全州粮食总产量达71万吨,下降11%;出栏肉猪129.2万头,增长5.4%;出栏牛7.7万头,增长3.2%,出栏羊45.6万只,增长2.6%;水产养殖面积达9.7万亩,增长7.5%,水产品产量1.7万吨,下降3%;全年水果产量达33.5万吨,增长10%;烟叶产量2.4万吨,其中烤烟产量2.3万吨,分别增长33.1%和39.9%。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州完成退耕还林补值面积12.9万公顷、“四边”绿化造林0.2万公顷、封山育林8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1%。农村能源建设得到加强。全年新建沼气池2万个、两省灶1万个。 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全州农、林、牧、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比例为61∶12∶22.3∶3.6∶1.1。农作物播种面积34.7万公顷,下降0.6%,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9.3万公顷,下降1.2%;油料5.7万公顷,下降2.3%;烟叶1.6万公顷,增长29%;蔬菜5万公顷,增长1.7%。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大,全年完成脐橙撩壕定植面积0.4万公顷、柑桔低改面积0.7万公顷、猕猴桃基地搭架及新扩0.1万公顷,新开发菁蒿、莪术、吴萸等中药材面积0.2万公顷。全年生猪饲养量241.4万头,增长3.1%;牛饲养量52.7万头,下降4.2%;山羊饲养量100.9万只,增速与上年持平。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成效。全年完成各类水利工程2万处、土石方1750万立方米,治理病险水库93座,整修扩容塘坝129口,河道清淤19公里,新修高标准防洪堤2.6公里,渠道防渗80公里,新增灌溉面积0.1万公顷,恢复灌溉面积15千公顷,改善灌溉面积15千公顷,新增旱涝保收面积0.6千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万公顷,开工建设水电站30处,其中竣工投产电站19座,全州小水电发电量6.3亿千瓦时。农业机械总动力108万千瓦,增长20%。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6.3万吨,增长6.9%;农村用电量1.1亿千瓦小时。年内完成60个村新改建公路423公里。 扶贫工作取得新成效。2005年,有695个单位参与385个整村推进村的扶贫工作,其中省直单位15个、州直单位121个、县直单位559个,共抽调机关工作人员1041人开展驻村扶贫。全年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22亿元,投入中央扶贫贷款0.6亿元。中央和省辖六市对口帮扶工作得到加强。农业部投入扶贫资金408万元,中国石化集团投入扶贫资金475万元,省辖六市投入扶贫资金1580万元。全年共完成贫困青年劳务技能培训8117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51万人。2005年全州又有6.64万农村贫困人口越过了低收入线。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2005年,全州全部工业增加值32.8亿元,增长1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8亿元,增长17.6%,其中以湖南三立集团、湖南东方锰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花垣振兴化工公司、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保靖分公司、花垣太丰冶炼厂、花垣汇银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的矿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2.8亿元,增长14.7%;以湘西电力公司、碗米坡电站为龙头的电力生产供应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4亿元,增长12%;以湘酒鬼、吉首打叶复烤厂为龙头的烟酒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3亿元,增长13.4%;以湘泉制药、湘源生化、泸溪皂素等企业为龙头的制药业实现工业增加值0.8亿元,增长178.7%;以州七一磷化公司、州七0化工为龙头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亿元,增长57.9%;其他产业1.4亿元,增长42.2%。五大支柱产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达22.4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行业增加值的94.7%,增长19.9%,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9%,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5.7个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全年锰矿石成品矿累计生产40.4万吨,增长12.2%;锌精矿含锌量8.6万吨,增长3.6%;铁合金18.8万吨,下降5.5%,其中电解金属锰17.5万吨,增长6%;十种有色金属12.2万吨,增长0.8%;硫酸产量29.4万吨,增长13.7%;发电量10.9亿千瓦,增长1%;水泥45.7万吨,下降20.1%;饮料酒4586千升,下降27%,其中白酒下降8.8%;原煤累计生产14万吨,增长25%。全州239户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4.1亿元,增长17.8%,实现利税3.5亿元,下降27.1%。受重点企业影响经济效益指数下降。全年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为91.3%,比上年下降9.9个百分点。 建筑业有新的发展。全州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1.4亿元,增长19.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77万平方米,增长7.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8.6万平方米,增长47.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9亿元,增长23.2%,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7.8亿元,增长13.6%,农村固定资产投资7.1亿元,增长11%,跨地区项目投资15亿元,增长1.9倍。全州95个重点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34.2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8.9%。50个湘西地区开发产业项目全面启动实施,累计完成投资23.6亿元;50个州庆项目开工30个,累计完成投资23亿元。项目投资重点集中在优势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等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