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5 广东省统计局

全年保险机构保费收入499.24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寿险保费收入283.77亿元,增长13.4%;财产险保费收入160.92亿元,增长11.4%;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54.55亿元,增长31.6%。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23.5亿元,增长15.9%。其中,寿险给付24.31亿元,下降8.1%;财产险赔款81.81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17.38亿元,分别增长23.5%和25.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省研究生教育招生1.71万人,比上年增长15.1%;在校研究生4.39万人,毕业生0.95万人。全省普通高等教育招生30.7万人,增长16.0%;在校生87.47万人,增长20.3%;毕业生15.71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含技工学校)招生40.83万人,增长13.3%;在校生103.8万人,增长11.0%。全省普通高中招生56.98万人,在校生148.99万人,毕业生37.44万人。全省初中招生162.66万人,在校生462.7万人,毕业生136.89万人。全省小学招生164.16万人,在校生1067.03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68%。幼儿园在园幼儿213.92万人。

年末全省县及县以上国有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情报和文献机构共362个,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技术开发机构843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32.11万人,增长6.6%;科技活动经费使用总额462.35亿元,增长16.1%。全省已建立省级工程研究(技术)中心227个;拥有民营科技企业7316家,从业人员87万人,技工贸收入4500亿元,增长34.4%。

全年省级科学技术奖拟奖项目289项,比上年增长7.0%;获省级重大科技成果588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54项、应用技术成果522项、软科学成果12项。全年申请专利量72220件,专利授权量36894件,比上年分别增长38.3%和17.2%。全年经各级科技行政部门登记技术合同14351件,增长26.7%;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12.23亿元,增长96.0%。全省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899家,增长27.2%;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680亿元,增长25.0%。

全省信息化综合指数为64.6,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省共有国家检测中心14个;省级产品质量检验机构124个,监督抽检产品63600种,产品抽查合格率86%。共有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6个,截止到2005年6月完成体系认证企业累计14570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66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84.5万台件,制定、修订地方标准76项。全省共有气象观测站86个,气象天气雷达6部,已建成自动气象观测站670个。测绘部门共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图16972幅,增长43.3%;出版商品性地图及图书215种。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省共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38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40个,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129个,博物馆、纪念馆148个。全省有广播电台22座,电视台24座。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6.1%和96.4%。有线电视用户1116万户,自制与合制生产电视剧53部。全年出版报纸41.66亿份,各类期刊2.01亿册,图书2.57亿册。

年末全省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605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397个,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287个,卫生监督机构123个,妇幼保健机构125个。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18.8万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8.98万人。其中执业医师11.87万人,注册护士9.94万人,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人员1.47万人,卫生监督人员3333人。已建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977个,农村卫生站及村级医疗点2.17万个。农村清洁卫生水普及率达98.7%,自来水普及率75.1%。全省传染病报告总发病率244.08/10万,碘盐覆盖率85.3%,全年无偿献血85.6万人次。

全省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14人获18项26人次世界冠军,2人2次破2项亚洲纪录,34人获33项51人次亚洲冠军,7人破11项次全国纪录,212人获138项次全国冠军。其中,在十运会上,83人获46枚金牌,93人获42.5枚银牌,71人获36.5枚铜牌。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测算,2005年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9194万人,出生率11.7‰,死亡率4.68‰,自然增长率7.02‰。全省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均比上年有所下降,分别下降1.43、0.44和0.99个千分点。

全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69.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690.5元,比上年分别增长8.4%和7.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和4.5%。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市为36.1%,农村为48.3%。全年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991.07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3900元,增长13.1%。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4319.65万平方米,农村竣工住宅面积4363.69万平方米。

年末全省参加养老保险1564.8万人,比上年增长14.4%;失业保险1130.7万人,增长12.4%;医疗保险1235.3万人,增长19.4%;工伤保险1605.1万人,增长32.1%;生育保险419.4万人,增长11.3%。全年征收社会保险基金632.7亿元,增长21.9%;年末基金累计结余1137.8亿元,增长29.9%。

全年全省共投入救灾款4.5亿元,恢复住房2.35万户。全省已保五保对象23.9万人,比上年增加2.7万人,321间敬老院的改建扩建工程全面完成。到2005年底,全省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达171.9万人,比上年增加56万人。其中城镇41.9万人,农村130万人。共发放低保救助金7.37亿元,医疗救助金8514万元。全省共接待求助人员90902人,实际救助84104人。全省共发行销售福利彩票39.12亿元,筹集福利资金13.68亿元。

十二、资源与环境

全年全省耕地面积减少94139.3公顷,增加10018.3公顷,当年净减少耕地84121.0公顷。其中,建设占用耕地6890.0公顷,灾毁耕地392.8公顷,生态退耕19.4公顷,农业结构调整实际占用耕地74066.1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5502.3公顷。

全年平均降水量1770毫米,比上年增加35.0%。全年人工增雨总量22亿立方米;灰霾天气日数26.9天,同比下降21.0%;年日照时数1606.2小时,比正常年份减少9.8%,比上年减少20.0%。

2005年全省监测评价河长6459公里,其中达标河长4639公里,超标河长1820公里。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79.3%。监测的41个水库大部分水质优良,其中有11个水质超标。年末全省大型水库蓄水总量139.82亿立方米,同比增加27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47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5.3%。其中生活用水92亿立方米,增长9.1%;工业用水138亿立方米,增长1.1%;农业用水240亿立方米,下降5.4%。

截至2005年底,全省已找到的矿产种类共129种(含亚矿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共计92种。其中能源矿产6种,金属矿产31种,非金属矿产51种,水气矿产4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