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5 湘西州统计局

六、贸易

商品市场销售活跃。2002年,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亿元,增长7.8%。其中城市24.4亿元,增长8.2%;农村(县及县以下)14.7亿元,增长7.2%。分行业为,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2.8亿元,增长8.3%;餐饮业5.7亿元,增长13.1%;其他行业10.6亿元,增长5%。分经济类型为,公有经济实现零售额6.3亿元,增长6%;非公有经济32.8亿元,增长8.2%。

外贸出口增加,进口下降。2002年,全州进出口总额为701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5%。其中出口6930万美元,增长2%;进口89万美元,下降84.9%。按出口企业性质分,国有企业出口3099万美元,集体企业2837万美元,私营企业893万美元,外商投资企业101万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4.7%、40.9%、12.9%和1.5%。全年新批三资企业5家,合同外资1723万美元,增长65%,到位外资1009万美元,增长24%。经济技术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继续加强。全年共实施协作项目98个,引进到位资金5.1亿元,增长23.1%。其中省外境内项目52个,引进到位资金3.6亿元。

七、旅游业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共接待旅游者253.11万人次,同比增长49.8%。实现旅游总收入2.7亿元,增长23.4%。全年接待来州旅游的外国人及港澳台同胞3166人次,旅游创汇147.9万美元。旅游市场开拓成绩显著。在北京成功举办了凤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永顺土家族社巴节新闻发布会;组团参加南京中国万国内旅游交易会并获全国优秀展台奖;邀请中央和香港36家新闻媒体组成“湘西采风团”在我州为期10天的采访报道;“穿越飞虎洞”、电影《芙蓉镇》剧组原班人马重返“芙蓉镇”、《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凤凰古城快乐之旅”、德夯国际攀岩比赛等极富新意的活动;成功举办了中国湖南旅游节“神秘湘西之旅”、凤凰从文文化节、吉首德夯苗鼓节、永顺土家族社巴节三大主题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旅游市场迅速扩张。全年全州旅行社16家,同比增长1.5倍,星级旅游饭店20家,增长1.6倍,豪华旅游车60多台,增长3倍,家庭旅馆300家,增长3倍。

八、金融与保险业

金融运行平稳,存贷款稳步增长。年末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6.33亿元,比年初增长19.1%。全州金融机构贷款余额91.94亿元,比年初增长13.4%。其中短期贷款余额58.28亿元,增长14.4%,中长期贷款25.58亿元,增长9.6%。贷款投放重点趋向工业企业、能源交通、通讯、医疗单位、教育等部门。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全年保费收入20460万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669万元,增长13.3%;寿险收入12981万元,增长33.1%;健康险和意外伤害保险收入1810万元,增长21.6%。全年保险赔付额为4109万元,增长10.1%。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投入进一步增加,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全年安排科技三项费用160万元,高新技术引导资金40万元。年末全州共有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7101人。其中事业单位41189人,企业5912人;高级职称1127人,中级职称14072人,初级职称28061人。

科技扶贫力度加大,科技创新有所突破。全年共安排州级以上科技项目5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项,省“湘西科技开发专项”16项,省一般计划项目10项,州级各类计划16项。共投入科技资金1.84亿元,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成果28项,开发新产品、新品种25个,实现产值5.98亿元,利税1.55亿元。全年组织评定州级科技进步奖14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有2项科技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鉴定3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项,国内领先水平1项,省内领先水平1项,科技成果登记2项。获国家专利授权21件,其中实用新型14件,外观设计7件。

高新技术产业和民营科技企业迅猛发展。全年新认定国家重点新产品1个、省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家、民营科技企业5家、省高新技术产品3个;全州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7.7亿元,利税2.21亿元;全州23家民营科技型企业实现产值6.5亿元,利税1.4亿元。

技术市场管理进一步完善,科技培训成效显著。全州现有技贸机构158家,从业人员1350人。全年共登记技术合同173项,合同成交额7756万元。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3500期,培训农民35万人次。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州2所高等学校在校学生35298人,招生数13039人,毕业生5445人。中等专业学校15所,在校学生9546人,招生3632人,毕业生2929人。普通中学130所,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20920人,招生9468人,毕业生4362人。初中在校131172人,招生51134人,毕业生33188人。农职中学15所,在校学生7919人,招生2901人,毕业生1451人。小学2062所,在校学生311021人,招生44826人,毕业生5642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2%,小学毕业率为99.4%,小学升学率为93.3%。2002年,全州各级各类学校总数比上年减少49所,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增加23300人,教职工数增加338人。一至六年级学生流失情况比上年减少,六年巩固率由上年的92.6%提高到98.9%,小学和初中升学率分别比上年提高了0.4和8.3个百分点,但普通初中巩固率比上年下降3个百分点。平均每万人中在校学生数,大学生为130人;中专生为36人;初中生为514人;普通高中生为80人;职业高中生为16人;小学生为1185人。2002年,全州中小学及教学点减少89所(个),小学学校平均规模151人;初中学校平均规模1009人。九年一贯制学校49所,比上年减少2所。全年中小学新增校舍面积10万平方米。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广播影视事业健康发展。龙山里耶重大考古发现,出土3万多枚秦简,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被推荐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全国2002年优秀考古发掘工地。成功举办全州首届新剧(节)目会演。在全省第二届“三湘蒲公英”少儿音乐舞蹈比赛中,舞蹈《桃花水》、女声二重唱《月亮出来亮堂堂》获金奖,唢呐独奏《社员都是向阳花》获银奖,另外11个项目获铜牌,22个项目获优秀奖。全州有表演团体5个,全年演出495场。文化馆8个,艺术馆1个,文化站224个,文艺研究所2个,文艺中专学校1所,博物馆4个,州级文物保护单位9个,公共图书馆9个。《团结报》日发行量2.67万份,《湘西广播电视报》年发行量78万份。有州级广播电视台2座,广播节目2套。全州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为62.8%,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州级电视台1座,节目套数8套,平均每月播出时间1469小时,全年自制电视节目5452小时。电视发射台11座,发射功率为15.15千瓦,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89.3%,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全州建有卫星地球站10372座,比上年增加4947座。电视广播播出稿件1259件,中央采用38件,省采用370件。全州乡广播电视站211个,176个村通了电视,218个村通了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