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5 湘西州统计局

技术市场管理进一步完善,科技培训成效显著。全州现有技贸组织155家,新增14家,从业人员1341人。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3500余期,培训农民25万多人次。全州有民营科技型企业18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01年,成功组建了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和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学。全州2所高等学校在校学生10051人,招生3896人,毕业生1107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9509人,招生2882人,毕业生2924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6838人,招生7232人,毕业生3595人;初中在校学生126538人,招生49488人,毕业生28993人;农职高中在校学生3720人,招生2140人,毕业生1225人;小学在校学生321107人,招生44424人,毕业生5329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6%,小学毕业率100.7%(含劝回学生),小学升学率为92.9%。全州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39人,中专生37人,初中生485人,农职高中生14人,普通高中生65人。全州中小学有188所学校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有173所学校体育器材配备达标。2001年,全州参加普通高考录取3443人,其中本科1322人,专科2121人。全州参加成人高考录取8281人,其中本科543人。教师队伍素质明显上升,35岁以下的专任教师占总量的49.4%。全年全州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8179人次,计算机过级培训4062次,普通话过级培训4663人次,中小学校长上岗培训保持100%。但在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城镇中小学教师超编严重,偏远落后的农村中小学校教师仍然欠缺。2001年,全州中小学及教学点比上年减少134所(个);小学学校平均规模152人/校;初中学校平均规模930人/校。九年一贯制学校单列增为51所。全州中小学新增校舍面积7万平方米。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广播影视事业健康发展。2001年,全州有表演团体4个,全年演出489场;县以上电影放映单位4个,全年共放映电影2410场次;文化馆8个,艺术馆1个,文化站224个,文艺研究所2个,文艺中专学校1所,博物馆4个,州级文物保护单位9个。公共图书馆9个,全年外借图书46.9万人次20.8万册次,为读者举办各种活动67次,参加人数达9.07万人次。新华书店共发行各种图书1526万册,同比减少17.1%,实现销售收入6019万元,减少15.4%。全州有州级和县级广播电视电台共2座,广播节目2套,平均每天播音时间为1.25小时,全年自制广播节目516小时。全州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为61.9%,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州级电视台1座,节目套数8套,平均每周播出时间1455小时,全年自制广播节目5014小时。电视发射台11座,发射功率为15.2千瓦,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87.2%,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全州建有卫星地球站5425座,比上年增加2378座。电视广播播出稿件16190件,中央采用9件,省采用176件。全州乡广播电视站211个,实施“村村通”工程后,全州2663个村全部通了电视,1585个村通了广播。《团结报》日发行量2.6万份,《湘西广播电视报》年发行量78万份。

文艺精品力作频出。大型舞蹈诗《扎花女》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创作金奖和表演金奖,获全省首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特等奖;大型风情舞蹈诗《霞生山水间》获全省“五个一工程”一等奖;歌曲《风雨南长城》获全省“五个一工程”一等奖;《梯玛跳神与戏剧发生》、《竹篼面具考略》分别获湖南田汉戏剧理论成果优秀论文一、二等奖。全州有文化经营户1908家,从业人员9110人。

全州卫生工作坚持以农村卫生改革、预防保健和整顿规范医疗市场秩序为重点,使卫生事业持续稳步发展。2001年,全州共有卫生机构942个,病床6063张,每万人拥有病床23张,卫生技术人员8245人,全年投入资金200万元。全年对全州18个防保单位和乡镇卫生院进行危房改造,共新建改造业务用房面积1.2万平方米;投入150万元购置医疗仪器设备47台(件),解决26个卫生院和防保单位的设备配套建设。全年改水新增受益人口10.02万人,改厕7000座,新增受益人口3.15万人。随着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群众健康意识逐步提高,全州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比上年下降1.08个百分点,8县市均达到基本消灭疟疾。孕产妇死亡率同比下降9.21个百分点。

城市卫生基础建设不断加强。全州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91项,重点建设工程13项,实际完成建设投资3.15亿元。新增道路面积15万平方米,人行道铺装4.5万平方米,新增设排水管道总长14.11公里。全州城镇人均道路面积达6.55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90.8%以上,燃气普及率达6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3.51平方米。

竞技体育取得重大突破。在第九届全国体育运动会上,我州有10名运动员参加了男子举重、女子举重、蹦床、赛艇、激流划艇5个项目的比赛,是历史上参加全运会参赛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多、比赛成绩最好的一次。我州运动员在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上取得了4金、1银、3铜的好成绩。在湖南省19枚金牌中,我州占4枚。全民健身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全州共投入群众体育活动费120多万元,举办各类大型群众体育活动102次,参加人数7万余人,观众达10万余人。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大。全州环保系统年末职工人数320人,比上年增长4.6%。共有环境监测站8个,国家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全年完成污染治理项目32个,总投资1218.5万元;处理工业废水量1940万吨、废气量32.9亿标立方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8.77万吨;年末建成烟尘控制区8处,控制区面积17.9平方公里。全州88家列入达标排放考核的企业,已有81家企业实现达标排放,达标率为94%;88家重点监控企业中,省州控的5家企业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县控的73家企业全部实行达标排放。

十二、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略有上升。据抽样调查,2001年全州计划生育率89.81%,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13.82‰,比上年上升0.13个千分点;死亡率6.79‰,比上年下降0.1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7.03%,比上年上升0.28个千分点,比全国低1.07个千分点,但比全省高2.13个千分点。年末全州总人口262.4万人,比上年增加1.6万人。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188.7万人,占总人口的71.9%,其中土家族100万人,苗族87.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