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省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自然和社会科学技术人员92.9万人(未含中央驻粤单位人员),比上年增长1.5%。全省县及县以上国有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情报和文献机构共445个,高等院校办科研机构350个,大中型工业企业办技术开发机构550个。全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2.8万人,科技活动经费使用额256.1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全省已建立省及省以上工程研究(技术)中心121个。全省共有民营科技企业4303家,从业人员31.5万人,技工贸收入1125.5亿元。 科技成果效益显著。全年获国家级科学技术奖15项,全省登记公报的省级科技奖励212项,通过省级鉴定的科技成果241项。重大科技成果629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56项、应用技术成果562项、软科学成果11项。全省共申请专利27956项,获得专利授权18259项。省级及省以上的重点新产品348项,年新增产值303亿元。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全省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407家,增长23.7%;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500亿元,增长25%。启动20项“十五”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安排科技经费9465万元,取得了明显社会经济效益。 技术市场活跃,成交总量增加。全省设立技术贸易机构6250家,比上年增加222家,增长3.7%,从业人员15万人。全年签订各类技术合同9270份,比上年增长85.3%;合同成交金额53.97亿元,增长56.7%。 综合技术服务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全省共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130个,抽查产品45267种,产品抽样合格率81.3%。全年受理专利申请2.76万件,专利授权1.83万件,比上年分别增长30.6%和15.6%。测绘部门共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图6315幅,出版商品性地图及图书152种。全省共建立天气预报服务网发射站53个,海洋部门的科技服务工作迈向新台阶。 基础教育稳步发展。全省初中在校生405.42万人,初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达100%。小学在校生952.98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6%。初中三年保留率为90.5%,小学五年保留率为100%。普通高中在校生84.28万人。 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全省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26个,招收研究生7429人,比上年增长30.3%,在校研究生17918人,增长37.6%。普通高等学校62所,成人高等学校40所。全年共招本专科生23.62万人,比上年增长14.4%,其中普通高校13.91万人,成人高校9.71万人,分别增长15.1%和13.4%。在校本专科生61.49万人,增长22.8%。其中普通高校38.19万人,成人高校23.30万人,分别增长27.5%和15.7%。 中等专业学校规模缩减。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共招生6.67万人,在校生23.84万人,比上年分别下降2.4%和7.2%。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5.72万人,在校生16.87万人,比上年分别减少3.8%和11.0%。职业高中在校生21.33万人。技工学校159所,共招生7.07万人,在校生16.67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全省现有各类专业艺术团体140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41个,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128个,博物馆、纪念馆134个。广播电台22座,电视台24座,县级广播电视台75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6%,电视人口覆盖率96.4%。全年共出版图书2.68亿册,报纸38.99亿份,杂志2.56亿册。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保健水平不断提高。全省共有卫生机构8638个,床位17.27万张。已建立城市社区服务站624个,农村卫生站及村级医疗点2.91万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6.83万人,其中医生11.36万人,比上年分别增长1.3%和2.2%。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实现“九五”规划所定的各项目标。农村清洁卫生水普及率达98.2%,自来水普及率达71.1%,农村居民卫生户厕普及率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68.1%和68.0%。碘盐覆盖率达99.3%,食品卫生监测合格率为91.5%。全年无偿献血68.5万人次。到2001年底,全省共有深圳、珠海、汕头、佛山、中山、惠州、南海等7个城市被评为国家级卫生城市,25个城市被评为“广东省卫生城市”。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全省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5人超6项次世界纪录,11人获13个世界冠军,2人破2项次亚洲纪录,20人获35个亚洲冠军,9人破13项次全国纪录,236人获185项次全国冠军。成功承办了第九届全国运动会,并获金牌69.5枚,银牌48枚,铜牌51.5枚,金牌数、奖牌数和总分均名列全国第一。《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全省得到广泛贯彻实施。中、小学校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率、达标率、优秀率分别为95.1%、93.7%和24.8%。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全省大力实施《广东省碧水工程计划》和《广东省蓝天工程计划》,广泛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活动。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607个,总投资2.17亿元。全省共建成烟尘控制区145个,面积2048.16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音达标区159个,面积1221.50平方公里。空气可比综合污染指数稳定下降,全年全省可比综合污染指数为1.88,比上年下降8.3%。噪声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噪声超标率由上年的34.0%下降到25.0%。 全省自然保护区177个,总面积276.41万公顷,其中陆地面积63.41万公顷,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3.6%。年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99.8%,建成项目“三同时”制度执行合格率达97.8%。到2001年底,深圳、珠海、中山、汕头四市被评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广州市被评为世界花园城市。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常住人口增长。根据2001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评估,全省人口出生率13.95‰,死亡率5.12‰,自然增长率8.83‰,比上年下降1.09个千分点。年末全省常住人口7783.41万人。比上年增加76.61万人。 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1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770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分别增长7.6%和3.5%。 年末全省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126.2亿元,比上年增长8.5%。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5440元,增长11.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8%。 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3860.1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6%;农村竣工住宅面积4109.17万平方米,下降3.8%。 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末全省参加企业社会基本养老保险1065.1万人,比上年增长23.2%;参加失业保险819.5万人,增长9.6%;参加工伤保险990.1万人,增长3.1%;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529.9万人,增长51.3%;参加生育保险职工250.1万人,增长8.0%;全省有175.5万离退休人员享受了企业养老保险待遇。社会保险基金全年征缴收入268.04亿元,比上年增长43.2%。年末全省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314.86亿元,增长5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