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节能减排稳步推进。全市关停水泥企业12家,淘汰水泥落后产能97.2万吨,关停造纸企业1家。12家省“百家节能行动”企业和2家国家“千家节能行动”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比上年增长1.3%,比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速低6.6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比重为58.3%,比上年下降3.8个百分点。全市工业规模万元增加值能耗1.23吨标准煤,比上年降低11.8%。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削减8.38%,COD排放总量削减2.38%。工业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合格率100%。工业企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3.48%。 安全生产形势好转。全年共发生事故880起,死亡264人,伤838人,直接经济损失 1746.4万元,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经济损失数分别下降18.9%、9.6%、18.1%、7.4%。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25人,下降25.6%;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2.751人;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8.6人。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47起,造成218人死亡,819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99.2万元;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4.29人。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08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4.3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50.5亿元,增长29.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53.8亿元,增长10.0%。500万元以上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31.0亿元,增长30.1%。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1亿元,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29.8亿元,增长44.5%,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76.6亿元,增长44.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93.3亿元,增长9.8%。三次产业的投资结构为1.8:57.1:41.1。 房地产市场陷入低靡。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40.9亿元,比上年增长2.8%。商品房竣工面积154.7万平方米,下降23.7%。商品房销售面积153.9万平方米,下降28.5%;其中期房销售面积74.9万平米,下降39%;现房销售面积79万平方米,下降14.7%。商品房销售额29.5亿元,下降18.1%,其中住宅销售额24.4亿元,下降21.0%。 国内贸易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火爆。200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41.8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其中城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5.6亿元,增长22.9%;县及县以下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2亿元,增长22.1%。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为291.2亿元,增长22.7%;餐饮业为42.9亿元,增长20.9%;其他行业为7.7亿元,增长19.7%。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零售额39.3亿元,增长26.8%。 旅游业发展迅速。全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002.0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9%。其中国内旅游者989.8万人次,增长16.0%;入境旅游者12.2万人次,增长9.0%。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9.03亿元,增长16.4%。国内旅游收入48.81亿元,增长16.4%;国际旅游外汇收入0.22亿元,增长33.9%。 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 招商引资快速增长。2008年全市实际引进内外资总额215.1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引进市外境内资金200.3亿元,增长6.4%。引进内资项目381个(含续建项目),其中:省外境内资金项目161个,实际到位资金83.1亿元;省内市外资金项目220个,实际到位资金117.2亿元。全年外资到位2.1亿美元,增长11.5%;全年新批三资企业28家,其中外商独资企业18家,占新批项目总数的64.3%。全市合同外资额为2.23亿美元,其中外商独资企业合同外资1.65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资总额的73.8%。今年新批的外商投资项目基本集中在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合同外资额1.84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资总额的82.2%,第一产业合同外资额0.28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资总额的12.5%,第三产业合同外资0.12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资总额的5.3%。新批外商投资项目合同外资在500万美元以上的有18个,比上年增长12.5%,合同外资额1.99亿元,占全市合同外资总额的89%,下降4%。 对外贸易活跃。2008年我市对外贸易总额2.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6.0%。出口额1.37亿美元,增长31.5%;进口额1.36亿美元,增长64.1%。三资企业仍占据进口主导地位,全年进口12809万美元,占全市进口总额的94.2%。出口前“十强”企业出口总额10338万美元,增长43.3%,其出口增量占全市出口增量的95.3%。出口规模百万美元以上的企业20家,其中鸿鹰祥公司成为继杰新纺织、达门船舶后又一个年出口规模过千万美元的企业。 交通和邮电 运输邮电仓储业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完成运输邮电仓储业增加值48.0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公路及水路客运量1.31亿人,与上年相比下降10.3%,客运周转量60.62亿人公里,下降0.02%;货运量8021万吨,增长5.0%,货运周转量95.1亿吨公里,增长9.0%。公路线路年末里程达17144.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为205.7公里。 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8.33万辆,比上年增长14.9%。本年新注册汽车1.36万辆,增长20.7%;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5.72万辆,增长45.3%。本年新注册轿车0.74万辆,增长33.3%;年末私人轿车保有量2.51万辆,增长47.8%。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5.23亿元,增长14.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为2.42亿元,增长20.4%;电信业务总量为22.73亿元,增长13.5%。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为542.96万门,增长51.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达91.04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39.05万户,乡村电话用户51.99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53.3万户。年末国际互联网用户18.9万户,增长13.1%。 银行、保险和证券 银行业运行平稳。金融机构存款稳步增长,本外币年末各项存款余额为614.19亿元,比年初增长20.6%,其中企业年末存款余额为77.4亿元,增长8.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70.24亿元,增长21.8%。金融机构本外币年末各项贷款余额为322.17亿元,比年初增长14.8%,其中本外币短期贷款为202.6亿元,增长15.1%;本外币中长期贷款为115.18亿元,增长16.7%。个人住房贷款20.0亿元,比年初增长30.2%;农村信用社人民币贷款82亿元,增长30.8%。 保险事业发展迅猛。新增保险公司7家,全市保险公司总数已达24家,其中寿险公司8家、产险公司13家、保险代理公司3家。全市保费收入29.1亿元,增长60.2%。赔付额7.77亿元,增长34.0%。 股票市值大幅下降。全年证券交易额417.9亿元。市域内两家上市公司年末股票市价总值32.2亿元,比去年年末下降55.3%。 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市中等职业学校78所,招生2.45万人,比上年下降26.6%,在校学生7.14万人,下降19.0%,毕业学生2.47万人,增长5.1%;普通高中58所,招生3.91万人,增长1.6%,在校学生11.05万人,下降4.7%,毕业学生3.93万人,增长7.1%;初中学校256所,招生5.89万人,下降7.8%,在校学生18.48万人,下降5.0%,毕业学生6.66万人,下降5.8%,中学在校学生辍学率为0.99%,下降0.19%,中学适龄人口入学率99.82%;普通小学840所,招生4.58万人,下降1.5%,在校学生28.54万人,下降3.68%,毕业学生5.74万人,下降7.72%,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特殊教育学校3所,招生127人,增长62.8%,在校学生604人,增长22.3%;幼儿园在校生8.91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