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5 常德市统计局

综合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全市拥有产品检测实验室9个,特种设备检验机构1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9个。地震台站5个。天气雷达观测站点1个。成功预报群发性地质性灾害7起。

科技研究开发有较大进展。全年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达191.2亿元,比上年增长51.6%,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61.2亿元,增长48.2%。全年专利申请达467件,增长13.9%,授权专利达294件,增长10.1%。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广电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中心)10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5个,纪念馆1个,广播电台9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47%;电视台9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5.16%,拥有有线电视用户49.2万户,其中农村用户17.02万户。档案馆12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2万卷(件)。

医疗卫生保健事业不断提高。全市拥有卫生机构1379个,卫生技术人员共1814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010人,注册护士5606人。全市拥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4个,卫生技术人员共575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1个,卫生技术人员共255人;乡镇卫生院221个,卫生院技术人员共5628人。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现有体育场28个,体育馆16座,运动场3356个,游泳池19个。开展全面健身项目175项次,参加全面健身运动人数186万人。获得世界冠军2个,获得全国冠军1个。

人口、人民生活及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回升。年末户籍总人口为614.1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3.26万人。全市男性人口314.24万人,增长0.2%;女性人口299.92万人,增长0.5%。0—18岁人口94.26万人,下降8.89%;18—35岁人口152.77万人,下降3.07%;35—60岁人口267.63万人,增长5.4%;60岁以上人口99.50万人,增长7.2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5‰,比上年上升0.45个千分点。全年净增人口2.28万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28元,比上年增长12.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082元,增长10.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447元,增长12.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3336元,增长12.2%。

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全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66.47万人,比上年增长7.8%,其中职工有45.54万人,增长9.2%,离退休人员20.93万人,增长4.5%。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1.4万人,下降16%。参加医疗保险人数48.9万人,增长12.2%,其中职工有32万人,增长15%,退休人员有16.9万人,增长6%,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有16.26万人,增长4.9%,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达到5468人,比上年增长160%。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全市拥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2319张,收养人员达1729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达11.9万人,农村居民达11.2万人。拥有城镇各类社区服务设施10955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405个。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3亿元,筹措福利资金0.46亿元。发放救灾救济款0.5亿元。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